第二十三回 闲中悟道-第2/6页
该紧张的时候就紧张,该放松的时候就放松,这才是周文王和周武王治理国家的办法。”这句话中的“文”和“武”,并不是指学文和习武,而是指周文王和周武王。这段话里,孔子就是用周文王和周武王的例子来教育子贡:治理国家,应该让老百姓张弛有度,劳逸结合。
老师手里拿着书本,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大字:“闲从勤中来,勤从闲中出。”
我看着黑板上面的几个字,不停的在脑海里面放大着,我好像抓到了些什么,但是,这感觉又那么的飘飘缈缈,在心底隐隐的升出了一丝明悟。
老师接着讲解着,在《格言联璧》里面说,天下最有受用,是一闲字,然闲字要从勤中得来。天下最讨便宜,是一勤字,然勤字要从闲中做出。
倘若我们懂得劳逸结合,松紧有度,不但不会荒废时光,身心也不至于过度疲劳。故珍爱生命当从和谐身心开始,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即是中庸之道。懂得休息才是真正懂得生活,使生命之河长流不竭。
老师不无感触的,说道:“现代社会的夜班制度,颠倒了人们自然的作息规律,这种昼伏夜出的工作模式非常不人道。所以,同学们你们也要尽量不熬夜,才能很好的提高学习的效率。”
这时有的同学插嘴,问道:“老师,有的东西不熬夜真背不下来啊,有什么好办法吗?”
老师强调道:“首先,你们休息好,上课时就能集中精神听讲,你得先把学到的知识理解。其次,就是要很好的完成作业,进一步加深印象。最后就是站在理解的角度进行记忆。”同学们在下面不住的点头,听宋老师的课也让同学样有 茅塞顿开之感。
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的互动很频繁,没有因为是语文课大家就感觉到枯燥,反而同学样都很放松,彼此在相互讨论着各自的心得。我则是听着师生们的讨论,从中有了一丝的新的领悟。
我想到的是,当一个人为了私欲忙乱不堪之时,其实离道也已经甚远了。有智慧的人不会忙于做事,而是经常反省过失以纯净自己的心态。真正的修行就是不断地减少、降低自己的**,从而达到清心寡欲、返本归真的境界。
下课的铃声响起,同学们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语文老师微笑着对大家说道:“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以后同学们有什么不懂或是难以解开的或是苦恼的问题随时可以来找我。”
当老师的话说完,教室里异口同声的声音响起“好!”一些男同学则是不停的拍着桌子,显得很兴奋。就这样第一节课在,这种和谐与热烈的氛围中结束了。
今天一整天,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空前的高涨,这也给讲台上面讲课的老师以无形的鼓励,可以说今天同学们的学习状态,是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其实,我的感触可能更多一些,修行是渗透到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之中的,有时看似很简单或者不起眼的一件小事的发生,无意中做了一件什么事情,都有可能都对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带来一种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想到,也许这就是自己的修行之路吧,在简单生活中体悟人生的真谛,在日常中体会人生的意义,在不知不觉中提高着自己,这也许就是大道至简的这个道理吧。
当我想明白了这些,心情异常愉悦,身心有一种说不出口的舒爽感觉,体内正在自行运转的周天能量,突然间变得迅速起来,随之而来的是身体许多汗毛孔的打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