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色即是空-第3/6页
师父欣慰的向我,说道:“不错,不错!关键时刻能够明悟,从这种幻象中自行解脱出来,实属不易啊,你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悟到就是提高!这也是你成长的过程,为师很是替你高兴啊!”
我上前对师父恭敬的行礼,原来刚才的一切又是一次考验,看来我自己要时时保持清醒,才能在这种种考验中稳住心神,勇往直前坚定的走下去。
师父讲道:“徒儿你知道吗?做为一个人来说,最放不下的是什么?是人的情,亲情、友情、男女之情、做事讲情等等。人世间一切事,处处离不开这个情之一字。那么做为一名修行中人,就要把这些慢慢看淡,最后能够完全放下这个情,这是最难的。”
师父看我沉默不语,又进一步说道:“现在并不要求你太高,只是让你慢慢看淡这个情,但记住又绝对不是让你走极端,连父母都不认了不是这样,也不孝顺他们了,对别人也不礼貌了,不是这样。而是用一颗对万事万物更加博爱的心来代替他,用一种更加宽广的胸怀来包容他。”
师父语重心长的说道:“说的再简单一点,就是当你真正了解情是什么的时候,做到真正放下的时候,你也就真正明白慈悲的内涵了。”
师父对我说的这些,有些我确实还不是太理解,只能等日后我慢慢的体悟了。
不过,他却和我说了一首古代金好问,所做的一首传唱千古的词:
摸鱼儿雁丘词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
天也妒,未得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我不禁也有个疑问,这个情真的就像这首词中写的那样,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吗?
师父见我陷入了思考,在一旁并没有打断我的思路。看到我眼中流露出迷茫的神色后,缓缓的说道:“你不理解这个情也很正常,因为你还没有全部都经历过,当你真正把所有的情之事都经历过的时候,你也就明白到底是什么了啊。”
师父又向我说道:“什么是人生的死关?人以肉身行于红尘之中,不可避免皆有**之心,我们总认为淫 念升起但未实质上犯错,是没有罪过或是罪过轻微的,那是大错特错的。下面我给你讲几个故事,你要认真听,从中能悟到多少就看你自己了。”
明代有个读书人赵永贞,少年时曾经遇到一位高人,告诉他说:“你很有才华,二十三岁的时候,一定会考中 功名。”
赵永贞二十三岁那年参加乡试,文章写得很顺手,内容铿锵有力,主考官十分欣赏,已经决定选中他的文章,不料到了后场的考试,他却失误连连,意外地名落孙山。赵永贞很难过,明明自己很有把握,不知怎么回事?因此就向文昌帝君祈求讬梦,希望能告诉他考不中的原因。
那天晚上,文昌帝君果然讬梦给他说:“考不中是你自己造成的,你原来注定考中今年的乡试,但是因为最近调戏家中婢女,又引诱邻居家的女儿,起心颠倒,淫 欲缠绵不断,虽然后来都没有成真,但是已经犯了戒,所以命中的功名被革除了,这也是你自己造的孼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