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预知未来-第5/6页
那贼人突然被这小半桶粪便浇个满头满面,连薰带呛,脖子被马桶边卡住,喘不过气来,手乱抓,脚乱蹬,不一会儿就断气了。墙外放风的同伙,见钻洞的贼两脚乱蹬,瞬间又不动了,急忙上前拉他双腿往外拖,但又拖不动,这才发觉同伙已命丧黄泉,只得慌忙逃命去了。
逃跑的毛贼随后投靠了一伙山匪,伺机复仇。他常以乞讨为名,暗中多次观察,窥探到这家只有几位女眷,很少见到男人,还发现这家有个两三岁的男童。于是他报告山匪首领,提议“绑肉票”以报前仇,亦能发点财,首领允之,遂进行了密谋。
翌年开春,某日下午,夫人让小女儿带侄儿上街玩耍,姑侄俩穿街走巷,玩了两个时辰,不觉天色已晚,急忙回府。走到后街,忽然被一伙强人围堵逼至小巷深处,抢走了男童。一贼人对小女儿道.“回家告诉你父亲,准备银两赎人,否则就撕票。”并告知了赎人的地点在集外某处山脚下小树林。说罢,这伙强人扬长而去。
小女儿吓得魂飞魄散,慌忙跑回府中,哭着把事情的经过告知了母亲和大嫂。母女、婆媳抱头痛哭。稍后,夫人思衬,绑票是为敛财,联想去年冬天,有个贼人掘窟墙角丢了性命,想必是为复仇而来。
夫人想到这里,愈发不安,彻夜未眠。只待老爷回来共商救人大计。翌日清晨,夫人托人捎信给老爷,“家中出大事,请老爷速回!”武举人接报,飞马回府,详细问明缘由,心想,贼人绑票,意在复仇,敛财次之,气焰嚣张,不容小觑。我等必须如此这般......遂言道:“汝等尽管放心,一切由老夫来安排,宝贝孙儿一定安然无恙。”
武举人从军二十多年,足迹踏遍盱眙全境的山山水水,对地理环境了如指掌,非常熟悉,该怎样布兵捉拿贼人,救出孙儿已是胸有成略。武举人调集两个枪队二十多名兵勇,于翌日深夜,悄悄埋伏在密林深处,伺机行动。第三日辰时,武举人身着便衣,装扮成乡绅模样,亲自率领化了妆的刀矛队兵勇十几名,身藏兵器,按时来到交接地段。
不多时走来一贼人,距武举人三丈地止步,问道:“赎金可带齐否?”武举人道:“带齐也,都在这块。”说着,举起一个布袋。又说道:“敢问哪位爷当家?我要见我的孙儿。”
一贼人道:“放心,小童儿毫发无损。”一首领模样的贼道:“将小童儿带将过来。”一贼抱来孩童。贼首领道:“你们过来一人。交上赎金领人。”这边武举人手举布袋,走上前去,将布袋予贼人点验。
那边小贼验过赎金,递与了他们的首领。这边武举人接过孙儿抱在怀中,突然大喝一声“大胆贼寇,还不快快投降!”说罢一掌劈倒一小贼,直奔首领而去。埋伏四周的枪队众兵勇,如神兵天降,杀喊声震天,迅速收拢包围圈。武举人身后的兵勇也都拿出兵器冲向贼人,双方交起手来。那贼首领见状不妙,想夺路逃走,被武举人飞身跃起,一个扫堂腿踢倒在地,众兵勇一拥而上,将首领绑了,金袋子复又夺回。
贼人大乱,哭爹喊娘,“哎呀,妈呀!兵爷爷饶命啊!”大多数人都跪地求饶。不多一时,近十名山匪毛贼束手就擒,武举人命兵勇将这些贼人带回县衙,一举荡平了山寨。
武举人布奇兵救回孙儿,擒获贼匪,保一方平安,受到当地官府和百姓的赞扬。武举人旗开得胜,怀抱爱孙回到府上和家人团聚。
三个月后,已过天命之年的武举人心灰意冷,毅然决然脱去戎装,告老还乡。他要保护自己的家人,从此,每日在家习文练武,饴含抱孙。翌年,又开始教爱孙识文写字,吟诗作联。一家人和和睦睦,尽享天伦之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