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梦回太古-第2/7页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唯有常先一人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大家以为他是饿病了,劝他去休息。
不料,常先猛然站起,对众人大声说道:“我想到有办法了!”说着,把自己缠腰的腰围解下来,用劲撕开,从腰围里面掏出一团团花絮,对我说:“黎你把这些芦花絮放在石头下面,再击石取火。”我接过他递给我的花絮,按他的建议把芦花絮整齐的摆放好,再击石,火星溅落在花絮上面越来越多,我则是更快速的击打石头,点燃芦花絮的声音越来越大,我用口轻轻一吹,随著一股浓烟终于在花絮上面窜出了火苗。
取火成功了!有了火人们就有了生存的希望,也有了生存的动力,石洞里的大人小孩看到终于取火成功了,无不欢呼雀跃。黄帝专门为我举行了庆功会,给我记了大功,并封我为“火正”。
我发明的“击石取火”,使人不再为保存火种而发愁,这就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也不再因为雨雪天下,而使人们忍受饥寒交迫之苦,因为火又是红色的,所以当时人们都把我称为“赤帝”,同时黄帝赐我名,叫祝融。
那时候,黄帝在中原,南方有个氏族首领名叫蚩尤,经常侵扰中原,弄得中原的人无法生活。皇帝就号令中原的人联合起来,由祝融和其他几个将领带着,去讨伐蚩尤。蚩尤人多势众,尤其是他的九九八十一个兄弟,一个个身披兽皮,头戴牛角,口中能喷射浓雾,本领高强。开始打仗的时候,黄帝的部队,一遇上大雾就迷失方向,部队之间失去联系,互不相顾。蚩尤的部队就趁势猛扑过来,打得黄帝的部队大败,一直向北逃到涿鹿才停下来。黄帝被蚩尤围在涿鹿,好久不敢出战,后来,造出了指南车,就再也不怕浓雾了。
我见蚩尤的部下都披着兽皮,又献了一计,教自己的部下,每人打个火把,四处放火,烧得蚩尤的部队焦头烂额,狼狈而逃。黄帝便驾着指南车,带着部队乘胜向南追赶,赶过了黄河、长江,一直赶到黎山,终于把蚩尤杀死了。我因为发明火攻的战术,立了大功,黄帝就重重地封赏了我。
黄帝的部队班师回朝时,路过云梦泽南边的大山,黄帝把我叫到跟前,故意问道:“这叫什么山?”
我回答道:“这叫衡山。”
黄帝又问.“你可知道这山的来历?”
我答道:“古老的时候,天地一片浑沌,像个鸡蛋。后来出了个盘古氏,开天辟地,才有了生灵。他活了一万八千年,死后躺在中原大地之上,头部朝东,变成了泰山;脚趾在西,变成了华山;腹部凸起,变成了嵩山;右手朝北,变成了恒山;左手朝南,就变成了眼前的衡山。”刚刚说完,黄帝紧接又问:“那么,为什么名叫衡山呢?”
我马上答道:“这座山横亘云梦与九嶷之间,像一杆秤一样,可以称出天地的轻重,衡量帝王道德的高下,所以名叫衡山。”
黄帝见我对答如流,非常高兴,笑呵呵地说:“好啊!你这么熟悉南方的事务,我要委你以重任!”但黄帝并不说出是什么重任。
队伍在衡山驻扎下来了。黄帝登上最高峰接受南方各个部落的朝拜。当时许多氏族首领汇集一起,大家都很高兴,祝融一时兴起,奏起了黄帝自己编的曲子一一咸池之乐。黄帝的妃子嫘祖也踏着拍子,跳起舞来。大家见了,都围着黄帝跳了起来。
跳了个痛快以后,黄帝叫大家静下来,说:“我就位以来,平榆罔,杀蚩尤,制定历法,发明文字,创造音律,编定医书,又有嫘祖育蚕丝,定衣裳之制,现在天下一统,我奠定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从今以后,火正官祝融镇守南方。”我这时才知道,原来黄帝说的委以重任,就是这么回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