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 调兵遣将
第334章 调兵遣将
此前,崔澈征讨契丹,出发前还特意与麾下将士强调纪律,出塞后,需得严肃军纪,不许掳掠人畜。
但这一次东征,崔澈一点也没有标榜仁义之师的想法。
仁寿二年(公元602年)正月十八,幽州道行军元帅崔澈派遣东突厥叶护都速六为先锋,领突厥三万步骑率将来成为契丹的王。
要是平时,那也罢了,这么紧要的问题,谁又愿意让步。
眼见八人争执不休,崔澈无奈,只得派遣其子崔弃疾担任契丹军主将,这才平息了争端。
崔澈考虑到崔弃疾年少,再怎么天资聪颖,将十万契丹步骑教到他的手中,也放心不下。
于是派遣大将王当万随行,暗中叮嘱,若是崔弃疾不遵号令,鲁莽行事,立即将他拿下,押回隋营。
崔弃疾这家伙是有过前科的,崔澈也担心他又犯了老毛病。
实际上,崔澈全然多虑了,崔弃疾看向苦着一张脸的王当万,笑道:
“王将军莫要为此烦恼,此前我违背阿爷军令,只是我的职责无关紧要,得严肃军纪,不许掳掠人畜。
但这一次东征,崔澈一点也没有标榜仁义之师的想法。
仁寿二年(公元602年)正月十八,幽州道行军元帅崔澈派遣东突厥叶护都速六为先锋,领突厥三万步骑率先东出。
隋军、奚族将士紧随其后,相继渡河,与契丹军队在老哈河东岸会师。
崔澈并未将四族军队打乱,重新编制,真要这样做,需得花费很长的时间让将士们彼此熟悉,重新形成战斗力有人敢坐这个位子。
但契丹军中的主将人选,就是一个麻烦的问题。
八部酋长都知道,崔澈有心挑选一位至少是名义上的契丹之主,他们八人之中,谁能被选上契丹军主将,基本就能内定,在将来成为契丹的王。
要是平时,那也罢了,这么紧要的问题,谁又愿意让步。
眼见八人争执不休,崔澈无奈,只得派遣其子崔弃疾担任契丹军主将,这才平息了争端。
崔澈考道:
“王将军莫要为此烦恼,此前我违背阿爷军令,只是我的职责无关紧要,如今阿爷将十万契丹步骑交给了我,我又怎敢自作主张。
“况且,我能统御契丹军队,全凭我是阿爷的儿子,否则八部酋长,谁又会心服于我。
“若非阿爷的军令,他们也不会遵从。”
王当万好奇道:
“公子是怎么知道燕公的嘱托?”
崔弃疾故作神秘地笑了笑,闭口不答。
他心道:
‘难不成我还能说,你王当万勇冠三军,却无智谋。
‘让你跟在我身边,肯定不是给我出谋划策,无非就是为了看管我,若我自行其事,就立即将我制住。….
‘再者说了,你那心事如今都写在了脸上,我能不知道么。’
总之,王当万算是松了口气,崔弃疾愿意配合,那最好不过。
他也担心自己真的与崔弃疾发生冲突,而崔澈又在事后原谅其子,那与崔弃疾的仇,可就结大了。
如今的崔弃疾,心里想的不再是冲锋陷阵,而是要辅佐其父创业,心态上的成熟,自然不会再干出将房玄龄绑在营帐里,自己偷偷跑出杀敌的蠢事。
王弟高建武前往辽东城,主持辽东防卫。
《三国志·魏书·东夷传》记载:高句丽本有五部,为涓奴部、绝奴部、顺奴部、灌奴部、桂娄部。
这五部就是高句丽的主体民族构成,高句丽王原本出自涓奴部,后来涓奴部衰弱,王族从此出自桂娄部。
岁月流转,五部名称屡有更迭,到了如今,也被称为内部、东部、西部、南部、北部。
而北部耨萨,也可称作北部大人,宰相渊子游便是东部大人。
此次崔澈所要面对的,就是高句丽西、北两部大军。
倒不是高元不愿意派遣更多军队应战,譬如南部、内部就还得防备新罗、百济,东部军队也有自己的任务。
高在事后原谅其子,那与崔弃疾的仇,可就结大了。
如今的崔弃疾,心里想的不再是冲锋陷阵,而是要辅佐其父创业,心态上的成熟,自然不会再干出将房玄龄绑在营帐里,自己偷偷跑出杀敌的蠢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