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 五年平辽



  第302章 五年平辽

  杨坚为之气馁,谁不知道征发辽东,最大的阻碍就是道路难行。

  说得倒是轻松,可两千多里的山路,以及两百余里泥泞不堪的辽泽地,哪是那么容易修缮的。

  杨坚又问道:

  “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法子?”

  崔澈思索片刻,答道:

  “顽抗之敌,当逐步蚕食,剪其羽翼。

  “不如借道库莫奚,先攻契丹。

  “待契丹臣服,大军即可驱赶牛羊,经由辽北平地南下,绕过辽泽,直取辽东!”

  杨坚闻言抱怨道:

  “驸马何不早言!”

  崔澈连忙请罪。

  但杨坚也不是真的要降罪,他将崔澈扶起,语重心长的问道:

  “朕自御极以来,从未受此大辱。

  “朕与驸马,既是君臣,又是翁婿,朕对你寄予厚望。

  “若是以驸马为将,总以幽、营军权,五年之期,驸马能否为朕去除这一心腹大患?”

  崔澈心道:五年平辽,这怎么就听着那么晦气。

  但杨坚话都问出口了,实际也不容崔澈拒绝,崔澈说道:

  “幽州骑卒,来去如风,降服契丹,绰绰有余。

  “但高句丽据有坚城,不同于突厥、契丹,若是据城而守,骑兵难有作为。

  “而营州兵微将寡,更是当不得大用。

  “仅以幽、营之兵,臣唯恐有负陛下厚望,只敢许诺使契丹臣服。

  “陛下若能许臣利诱库莫奚、契丹出兵,驱使他们与高句丽作战,五年之内,臣必为陛下平定辽东!”

  杨坚闻言大喜,能够驱使库莫奚。契丹与高句丽自相残杀,正合他的心意,当场同意下来。

  既然将来要利诱库莫奚、契丹出兵攻打高句丽,钱、米、盐、布这些自然少不了,杨坚于是下诏在幽州兴建大仓,用以储存物资,将来攻伐高句丽时,供崔澈取用。

  翁婿二人定下五年平辽的目标,杨坚忍不住拍着崔澈的肩膀,连声夸赞。

  正此时,先前受命往东宫训斥杨勇的杨素苦着脸返回大兴殿。

  杨坚凝眉道:

  “杨卿何故作此态?”

  杨素躬身请罪:

  “陛下命臣训斥东宫,而太子心生怨意,口出悖逆之言,臣只得回身向陛下请罪!”

  杨坚沉声道:

  “逆子又说了些什么!”

  杨素如实回答,无非是当父亲的猜疑儿子,什么父子之情生分至此,这些都是杨素故意激怒杨勇,使得杨勇口不择言。

  杨坚勃然变色,他当即唤来亲近宦官,往东宫调查情况。

  崔澈偷偷看向杨素,杨素却神色自若,不见一点慌张之色,他似乎一点也不担心自己激怒杨勇的那番话传进杨坚的耳朵里。

  负责调查情况的宦官刚刚离开大兴殿,没走多远,却意外撞见了皇后独孤伽罗,他赶忙躬身跪拜。

  独孤伽罗淡淡道:

  “听说越国公最近新得了一个女儿,你为陛下办完了事,别忘了替我祝贺他。”….

    宦官心中了然,连忙道:

  “越国公乃国之干臣,又有圣眷加身,属实是有福之人。”

  独孤伽罗微微颔首,道:

  “起来吧,去为陛下办事要紧。”

  宦官赶忙去往东宫,有了独孤伽罗的暗示,他自然揪着杨勇是否真的口出悖逆之言不放,至于杨勇为何要那般说,则被轻飘飘的无视了。

  当宦官回到大兴殿,证实杨素所言不假,杨坚气愤不已,下令让太子闭门苦读《孝经》。

  杨勇愤慨不已,吵闹着要面圣,自辩清白,却被杨坚拒绝,他不愿见这个逆子,让他好好留在东宫反省罪过。

  高颎听说此事,急匆匆的入宫劝谏,杨素却在一旁阴恻恻地说道:

  “高相虽与太子是儿女亲家,但父子之间的家事,还是莫要牵扯。”

  高颎义正言辞道:

  “至尊乃天下之主,太子乃国之储君,岂能以家事视之,杨相离间天家骨肉,究竟意欲何为!”

  杨素变了脸色,他气愤道:

  “高相莫要血口喷人!事情原委,已然明了,何必出此诛心之言!”

  眼看二人争执起来,杨坚怒喝道:

  “够了!你二人身为宰相,如此作为,可有宰相的气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