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祸乱江南



  第181章 祸乱江南

  房玄龄过往在家时,父亲房彦谦为了锻炼他,也时常与他谈论政事。

  但今日真正能够在总管府列席旁听,房玄龄依然心潮澎湃。

  他牢记崔澈此前的叮嘱,只听不说,若有想法,再找时间私底下进言。

  幕僚们将崔澈离开后发生的大小事情一一禀报,商议过公事后,崔澈唤来赵文,赵文怀抱着一堆小册子入内,尽数分发给在场幕僚,就连房玄龄也得了一本。

  崔澈沉声道:

  “吏部尚书苏威受命编订《五教》,如今就在诸君手中。”

  苏威节选《尚书》中有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内容,加之自己的理解,便有了如今这本《五教》。

  众人面面相觑,都不明白崔澈葫芦里究竟在卖什么药,就连房玄龄也是一头雾水,莫非是让他们认真研读五教?

  崔澈见众人疑惑,又问道:

  “圣人下诏,命江南之人,无论老幼、贫富,皆习五教,诸君以为此举如何?”

  司马刘方不假思索道:

  “《五教》导人向善,此教化之功,当为良政。”

  李纲、房彦谦等人闻言,尽皆颔首,他们实在不知道这有什么好议论的。

  然而崔澈却放声大笑,好一会,才平复了气息,他断言道:

  “乱江南者,必《五教》也!”

  在场众人无不惊愕,江南怎么可能会乱,天子前段时间才下诏令,免除江南地区十年赋税,用以施恩于民。

  况且正如刘方所言,《五教》导人向善,讲的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无论如何也与谋乱沾不上边。

  李纲询问原由,崔澈却不答,只说两年内,必见分晓。

  作为上位者,必须要在下属面前保留一丝神秘色彩。

  众人各自退下,房玄龄回到家中,捧着手中的小册子,仔细研读,实在不知道崔澈为何要断言《五教》将乱江南。

  其实原因也简单,南北分裂273年,双方的风俗人情存在巨大差距。

  南北朝时,江南士族权力远大于北方,虽说不至于像东晋初年那般,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也不是北方士族能够比拟。

  可一朝天子一朝臣,东魏、北齐时,河北士族便是人上人,北齐灭亡后,关东士族遭遇排挤,便有了尉迟迥一呼百应的情况出现。

  曾经关东士族的遭遇,如今原封不动落在了江南士族头上,甚至他们的处境更为恶劣。

  北方分裂时间不长,关东士族得以两头下注,无论北周、还是北齐,他们都有人身居高位。

  但江南士族不同,南北隔绝近三百年,当年永嘉南渡的汉人衣冠们,早与北方的本家们断了联系。

  曾经的特权阶级,如今又要遭受关陇勋贵与关东士族的联手打压,这般大的心理落差,可不是免除十年赋税能够弥补。….

    更何况如今隋朝在江南进行人口、田亩清查,江南士族的损失也远远大于免除赋税的获利

  要仅此而已,也这只是士族阶级不满。

  但杨坚强制对江南百姓灌输《五教》,进行思想同化,无疑会激起各个阶层的反抗。

  真不是所有人都喜爱读书,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时间去读书。

  当然,崔澈能够下这样的断言,也是因为他穿越者的身份,在历史上,高智慧等人的叛乱又名五教之乱。

  蓟县,崔府。

  妙容与穆邪利、尉迟炽繁等候许久,没有等来崔澈,却见着了张丽华。

  进了府,妙容便问道:

  “这位姐姐又是哪家皇后?”

  张丽华闻言一愣,她不知道妙容究竟是什么意思。

  妙容指着尉迟炽繁与穆邪利,说道:

  “穆姐姐是大齐皇后,尉迟妹妹与大兴城的主母都是大周皇后,你既然进了崔家门,必然也是位皇后吧?”

  尉迟炽繁笑道:

  “王姐姐莫要说笑了,这世上哪有那么多皇后让夫君领进门。”

  妙容暗自嘀咕:分明全都是皇后,夫君还在府外养了两个突厥皇后呢。

  但一想到崔澈只将自己带去了别院,还叮嘱她不许说漏嘴,妙容这才没有反驳。

  张丽华起初以为妙容是在故意挑衅,但看她那神色、语气,又好似真的好奇,只得摇头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