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援军将至



  第151章 援军将至

  雍虞闾在台下全程目睹了崔澈如何激励士气,这名十八岁少年在高台上,举手投足间散发的自信,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叶护!该出发了!”

  崔澈已经走下高台,跨坐在马背上,朝楞神的雍虞闾呼喊道。

  雍虞闾反应过来,赶忙答应一声,也翻上马,刻意落后了崔澈半个身位。

  三万骑卒追随崔澈,源源不断涌出大营。

  由于西突厥东征,边疆早已戒严,这也是应有之理,自然得防着西突厥突然调转马头,南下劫掠,故而敌方细作很难打探到幽州等地的情况。

  东突厥四万大军在崔澈的许可下,穿越恒州等地,来到渔阳县与崔澈汇合。

  莫何可汗处罗侯翻身下马,把缰绳扔给亲信,朝着雍虞闾身前的崔澈笑道:

  “可是大隋皇帝驸马当面?”

  处罗侯用汉话问候,崔澈亦使用突厥语回答道:

  “正是在下,崔某亦久仰可汗大名。”

  处罗侯闻言挑了挑眉,他诧异道:

  “驸马并非边塞之人,居然也熟悉突厥语言?”

  “在其位,谋其事,崔某官拜幽州总管,少不了与突厥打交道,又怎能不学突厥语。”

  崔澈笑道。

  二人把臂入营,进得隋军帅帐,才入座,处罗侯便感慨道:

  “驸马生得好相貌,美姿仪,不似我处罗侯,长脸驼背。”

  崔澈却道:

  “可汗英明强干,心存大志,这才是雄主的气魄,何需因貌自惭。”

  “好!”

  处罗侯拍案叫好道:

  “驸马既然以雄主称呼我处罗侯,我处罗侯就该有雄主的作为,如今你我两家合兵,此战必要克敌制胜!”

  “这也正是崔某所期盼的!”

  崔澈为处罗侯酙酒,二人举杯共饮。

  翌日,即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八月二十七日,隋朝与东突厥七万联军在崔澈与处罗侯的率领下,往东北方向而去。

  如今的库莫奚,远没有唐朝时期拥有二十万帐的实力。

  此战,阿会鲁苏动员了库莫奚五部几乎全部的成年丁壮,也才得兵十万。

  突厥人上马为兵,下马为民,但库莫奚人并非如此。

  他们也生活在草原,以游猎、畜牧为主,但同时也兼营少量农业,十万库莫奚大军中,有不少是被紧急征召入伍的农人,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几次与远道而来的西突厥士兵交战落败,库莫奚人不得已只能退守弱落水(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与西突厥大军隔河对峙。

  接连的失败,已经让库莫奚人的抵抗意志发生动摇,说到底库莫奚也只是五部联盟,阿会鲁苏为五部共主,但并不能完全控制其余四部。

  “突厥气势汹汹,我等不能敌,不如遣使请和。”

  大帐内,莫贺弗部首领提议道。

  室得部首领讥讽道:….

    “大逻便劳师动众,不远千里而来,难不成三言两语就能将他打发走?”

  木昆部首领为莫贺弗部首领帮腔道:

  “或可进献牲畜,奴隶,往后臣服于突厥,如此,你我仍可保有富贵,若是继续打下去,便是灭族之祸!”

  契箇部首领对此颇为认同:

  “此言有理,不如遣使探望口风,我军虽受小挫,却仍有大军**万,若突厥人逼迫过甚,大不了玉石俱焚,若是突厥人投鼠忌器,也可消弭一场灾祸。”

  阿会鲁苏瞧着他们叽叽喳喳,实在是心烦意乱,他心底清楚得很,这四人一唱一和,其实早有屈服之意,今日一起找上自己,就是要逼迫他向突厥请和。

  或者说是请降。

  四部首领自然能保住自己的富贵,但阿会鲁苏心知,大逻便不会放过自己,他在西突厥中亦有耳目,清楚大逻便扬言要拿他的脑袋,重塑突厥威严。

  阿会鲁苏之所以坚持不松口,无外乎是期待崔澈与东突厥的援军。

  但时至今日,其余四部首领联合逼迫,若再不给个让他们满意的答复,只怕兵变就在今日。

  一声长叹,阿会鲁苏对四部首领透露道:

  “我曾与大隋幽州总管,沙钵略可汗之子雍虞闾歃血盟誓,共抗大逻便,想来援军将至,诸位且再忍耐些时日,待破敌之后,三家共分其利,自然少不了四部的利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