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离死别只不过一瞬



    王小漫的世界渐渐归于平静,身边的那些人也看清了她的脾性,不安分的没了幻想,喜欢她的,内心里更多了一份尊重。

    如果日子就这样的,在安宁中慢慢过下去,她大概会静悄悄的等着儿子长大,等着自己变老,无心无念,埋葬自己,残此一生。

    然,树欲静而风不止……

    王小漫自有记忆开始,她只能肯定这一个人,才是真心实意的爱着她的。

    无论她是惫懒还是顽劣,无论她怎么闯祸都永远有人站在身前保护她,挡掉别人的言语批评或是棍棒教育。

    从来不会因为她好,她乖,就夸奖喜爱;更不会因为她坏,她糟,就回收更改。

    那是一种不由分说,不计得失的信任和关爱,温暖着她敏感而脆弱的小小灵魂。

    小漫的奶奶,是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给予过她爱重和庇护之人。

    那会儿奶奶每天要走10里路,在村里卖油条面饼一类的早餐,一毛一毛的挣着微薄的收入,想攒下来给小儿子成家立业。

    小漫在小学里读书,每天早课结束回家吃饭,时常面对的都是冷锅冷碗,什么都没有。

    妈妈自从生了弟弟之后,地位逆转堪比太后,常常小漫下课了回到家里,母亲都还睡着没起。

    父亲生炉起灶做的寡淡的面条,她吞都吞不下去。

    也许是小漫幼时曾得到过的太好了,这小姑娘对食物的要求有点高,从来不碰卖几毛钱的辣皮,方便面这一类小孩子都喜爱的零食,而家里,其实也并没有钱给她买。

    于是,王小漫总是饿着肚子,赌着气跑去的学校,父亲派妹妹送来的早餐,都被她冷着脸拒绝了。

    奶奶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每天早上都给小漫送吃的。

    一支油条,进价0.4元,卖0.5元,一个面饼,进价0.4元,卖0.5元。

    每给一次,等于奶奶的成本都减少了0.8元,她可能要走出去两三里路,要叫卖无数声,再赔上无数次笑脸,才能卖出去收回成本。

    那时候的村里,都是自己做饭吃,能有多少人是买早餐吃呢?不过是偶尔撞上了,买上一个,奢侈一把而已。

    奶奶安全可以给小漫一个面饼或者一根油条就可以的,毕竟是小孩子,肚子小,吃饱很容易。

    奶奶也可以,只在无意碰到小漫的时候,偶尔给几次,心意到了就可以了。

    然而她没有,她是每天都特意来找小漫,特意等着她下课,特意给她送来一整套包裹好的幸福。

    王小漫就在其他小朋友们无限的嫉妒羡慕和口水中,领受了这份厚爱和恩情,并牢牢的铭记于心。

    现在,她长大了,也有机会报答于她了。

    母亲因为年轻时,奶奶没有帮衬到她,一心只顾念于幼子的这事儿,始终有点耿耿于怀。

    父亲却是个大孝子,也感念老母亲这一生对他的生育教养之恩,执意将八十高龄的她接到自己的家里,好生奉养。

    小漫每天都回父母家,她看着精神矍铄的奶奶,看着父亲陪着老人聊天,她很是开心,她也开心。

    乡亲们举办的喜事酒席,小漫都会先给奶奶装盛,将她爱吃的能吃的放入碗里,再吩咐跟她一起的小航,赶紧趁热送回去,回头再给儿子夹吃的。

    在家吃饭,也都会先将奶奶请上桌,大家再围拢过来,如果实在是客人多,不便就坐,那就先给奶奶安顿好,吃的喝的送到老人面前,再去关顾客人和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