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回】慈杨姨真心慰贵人,苦愁梅咏梅得新号-第3/3页



    “鄙姓金,名紫宸,字桥松,暂无号。”弘晳连忙拱手,“敢问公子姓甚名甚?”

    “鄙姓白,单名一个锦字,字附泉,号竹林隐士。”白锦又向纤袅鞠躬,“敢问娘子芳名?”

    “柳氏,名纤袅,字忆昔,因书斋名沁古斋,故自号沁古居士。”纤袅轻声道。

    此时,诸多文人也聚集,依次介绍。

    “鄙姓贾,名慧,字青莲。”

    “鄙姓言,名炜,字多书,号明珠主人。”……

    依次介绍,便来到四方亭。白锦茶盏中有几根竹叶青,轻抿一口道:

    “这一年也有四季,我们便依次抽签,每人作一首诗词!”

    随即便开始写签,弘晳让纤袅抽签,纤袅恰好抽到“冬”。

    “瑞雪梨花落,远山见泼墨。莺啼逢子规,雨烟空寂寞。”贾慧道。

    “贾青莲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摩诘亦自愧不如。”弘晳道。

    “慧自愧也。”贾慧笑道,“夏者何人?”

    “炜之拙诗,还望各位不吝赐教。”言炜略加思索道,“夏木何时茂比春?蝉声聊透日烦闷。摇扇隐居竹林美,拂去清风夜叩门。”

    文人墨客们点点头,纤袅虽然并不看好此诗,但也多加赞赏。

    “锦也有一首拙诗,请赐教。”白锦打开折扇,笑道:“谁怨西风催心肝?西窗烛火明闺怨。共剪红窗月正哀,孤灯寒照雨连绵。”

    “我与附泉交好多年,附泉的才华,可不输朝中进士!”弘晳笑道。

    “竹林隐士果然名不虚传,我也只能卖弄一下了。”纤袅抚摸着竹子,轻轻一笑:“这里倒符合竹林隐士,梅兰竹菊四君子,梅是排在第一位的。我家中有一个尘香苑,到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时候,那里梅花也正艳。我便来效仿陆放翁,也作一首《卜算子·咏梅》吧。”

    文人墨客安静下来,弘晳摇着折扇,听纤袅发挥。纤袅轻轻一笑,道:

    “秋心泪凉寒,青灯人未眠。谁闻沁香惹人怜,缥缈忆飞雪。细问唐斛珠,楼东何人怨?难怪人比黄花瘦,永昼不堪言!”

    “沁古居士才情横溢,虽是咏梅,却不现咏题。本以为咏秋,原是秋者。唐时梅妃之态,尽显当前。”白锦笑道,“小生自愧不如,还请沁古居士不吝赐教!”

    “看似咏秋,秋心者,心于秋下,愁也;沁香者,梅也;《楼东赋》者,愁也;薄雾浓云愁永昼,却又人比黄花瘦,自是愁也。全此无愁字,然则句句含愁。”弘晳道,“伤春悲秋,是人间常情,我曾听闻你哀夏,今日又听闻你愁冬,定然悲苦难耐。”

    “何人懂我否?”纤袅苦笑,“一年四季,哪有不愁的?若无哀愁,那也无味了。春天担心乱花渐欲迷人眼,夏天担心百般红紫斗芳菲,秋天担心红颜易逝物是人非,冬天又担心千树万树梨花开。”

    “我听说过一个故事,小时候家母时常讲给我听。”弘晳道,“话说天上有一个非幻仙源,上面有四位仙子,分别是愁梅、忧兰,怅竹,恸菊。沁古居士眉眼间又有着一丝愁绪,不如就又号愁梅仙子吧!”

    “这怕是你杜撰吧!我可没听说过什么非幻仙源。”白锦笑道。

    “天下杜撰之事多了,你怎知《山海经》不是杜撰?”弘晳道,“据说那非幻仙源就在长白山上面,你若不信,自可去寻。”

    “汉人可是去不了长白山的,你怕是故意逗我!”白锦道,“真的也好,杜撰也罢。柳娘子恰如天仙下凡,号愁梅仙子再好不过了。我恰好为桥松也想了一个雅号,倒与愁梅仙子相称!也是那非幻仙源,你瞧那三位仙子都是竖心,偏偏这愁梅一心下凡,原是为了前世的情人。至于那情人是谁我说不清,但是那愁梅前世乃一只神鸟,与精卫也算得上是亲戚。那只神鸟爱上了仙源的明日将军,每日便在树梢上看着他。那明日将军也察觉到,故每日与神鸟玩乐。却不想明日将军被他在天庭的死对头陷害被关在天牢里面,神鸟为了救他几乎拼尽全力。明日将军救出来了,但是神鸟快要没了。临死前,她嘴里含着一颗红罂粟种子。明日将军将种子种下,天上开了一大片红罂粟,最先盛开的那朵红罂粟就是那只神鸟。可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