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大唐皇帝何须问,浮云白衣是前身-第2/2页



    孙思邈:“……”

    他就知道,让这些皇帝戒色,比登天还难。

    他生于北齐,见得北齐一家子皇帝的纵欲无度、枉顾伦常,见过北周宣帝的荒淫无道。倒是隋炀帝杨广,好酒不假,但色这方面,平白遭了许多污蔑。其儿女拢共才五位,后宫他也得萧皇后召见,去给后妃看过病,知晓杨广正经宠幸的妃嫔不过**个而已。

    炀帝好大喜功,恍如天魔再世,自是不假。

    说他无耻荒淫,确实是失之偏颇。

    但以炀帝的作为,背什么样的黑锅都是不过分的。

    大隋天下经过杨广一番折腾,户口都不及当初的北齐了。

    若是杨广复生,孙思邈都恨不得得给他再来一剑。

    其实论作为,贞观皇帝和杨广有相似之处,但孙思邈这几年下来,确实得承认,虽然见秦、陇之北,城邑萧条,没法和前朝相比,可百姓的精气神则大不一样了。

    隋文苛刻,隋炀胡闹。

    贞观皇帝则有两者之长处,而无所短。

    他生在世间,唯一觉得有些盛世气象的时候,其实是北齐文襄帝高澄主政的时候,那时他还年幼,却依旧记得,当时还是东魏大将军的高澄改革官员选拔制度,惩治贪贿,整顿吏治,制定法律……,大有振兴世道之象。

    可惜壮志未酬,就给人刺杀了。

    都来不及篡位。

    隋唐两代的制度,多有高澄施政的影子。

    但即使那时,东魏也是暗潮汹涌,各方势力矛盾尖锐。只是高澄主政,给人许多希望。如同这时候的贞观皇帝。

    当然,论功业,古往今来都罕有人能和贞观皇帝相比。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希望贞观皇帝能善始善终,洗刷身上的污名。

    孙思邈终究不是朝堂所能留住的,很快就离开长安。

    …

    …

    贞观八年。

    长安城亮起佛光,其中隐隐有天龙起伏。

    而长安城内,正举办一场盛大的水陆法事。

    秦川在长安城游荡。

    可谓把剑闲从闹市过,无人知我是真仙。近几年李世民找了他许多次,都没找到。

    秦川倒是没刻意躲藏。

    只能说缘法没到。

    他看见这佛光,分明是想依附大唐如日中天的人道气息。

    那佛光中的天龙,来头亦是不小。

    乃是佛门的大威天龙降世。

    而其护佑的正是金山寺长老法明的师弟法海,乃是一名眉清目秀的年轻和尚,坐在高台上**。

    有九环锡杖,紫金钵盂,披着一锦斓袈裟。

    这和尚身上有一股凶气在。

    “法海?金山寺?”

    秦川看见法海那一整套装备,想起西游记记载,唐三藏也有这一套装备,怎么现在出来一个法海。

    金蝉子在原著里是贞观十三年才出世为陈玄奘。

    现在还早。

    法海的出现,看来是佛门对他这个变数的应对。

    感谢科学家的岁月流淌着孤独的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