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心学大兴,秦子开天门(4k)-第4/4页



    众圣殿对神道、鬼道的克制,自是无与伦比。

    而秦川打算建立一座书院,为此方儒道开天门,将来也未必输给神都的书院。

    如今的书院是专门收天资不凡的弟子,试图参悟诸子的境界。

    这是精英化教育。

    企图培养出圣人来。

    但是不适合普世之道。

    诸子百圣,确实需要走出自己的道路,所以儒门没有既定的修炼法,而是靠自证自悟,去开辟新学问,走出新道路。

    这样一来,儒门的高层自然厉害无比。如王夫子那样的人物,一旦再无领悟,渡过五次雷劫、六次雷劫都不成问题。

    书院那些教习和出众的学生,修行鬼仙之道,成就鬼仙也是轻而易举的。

    可他们一心追求圣道,并不屑于此。

    哪怕以顾亭林的洒脱,也是看不起鬼仙的。

    而且儒者一旦参悟出浩然之气,对鬼神的克制尤为明显。周知府一身浩然正气,死后直接就可以去竞争阴曹地府紫袍判官的位置,那是阎王之下一等一的实权人物。

    只是这样一来,修行等级根本不如鬼仙之道那样的明确。

    秦川决心开此时儒门圣道修行路。

    心学既然是人人皆可做圣贤,那就把这条路说明白,讲清楚。

    不是靠玄之又玄的顿悟。

    而是实实在在指出这一条路。

    致良知是化儒学三纲为一纲,但秦川要做的不止如此。

    还要将读书人的修炼等级搞定。

    这一旦成功,其功德至大,圣德至高,能和此方世界第一位证就阳神的圣皇相提并论。

    也是真正的教化之道。

    读书人修行第一步,善养吾浩然之气。

    陵州,明报,一篇亚圣公的新作在上面发表出来。

    很快传遍大江南北,千里之地。

    吾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伴随秦川讲述浩然之气的养成内容,一座天门在东海洞开,文气喷薄而出,显化圣道,经久不绝。

    “亚圣公将在东海之滨讲学,建书院,开天门,讲述如何修炼浩然之气。”

    “什么,浩然之气也可修炼?”

    “圣道大兴矣。”顾亭林在神都书院知晓此事后,忽地深深感慨一句。

    感谢科学家岁月流淌着的孤独的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