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著书(4k)-第2/5页



    顾亭林哈哈大笑:“正是怕亚圣不行此事。当今理学,空谈心性,空疏学风,不以经纶世务为目的,仆早看不顺眼了。只是遍览群书,求诸百家之言,研究疆域、形势、水利、兵防、物产、赋税等国之要务,依旧不得要领,还请亚圣为我解惑,如何才能提出要领来,照破这黑暗浑浊的世道?”

    秦川微微一笑道:“顾兄何必诓我,你已经想出答案,是不是要试探我?不如我们各自在掌心写字,亮出来对照一二,看是否所见略同?”

    顾亭林洒然道:“亚圣知我,袁兄也是洒脱之人,要不要也加进来?”

    袁洪道:“我可没这么多弯弯绕绕,师父和顾兄都比我有学问,你们说,老袁跟着干便是了。”

    他说话间,又闷了一口杏花酒。

    天牢里不是没有酒,可喝酒需要气氛,需要地方,天牢那破地方,再好的美酒,都尝不出酒味。

    于是秦川唤清清取来笔墨,和顾亭林各自在手掌上用小楷写了八字。

    然后亮出来对照。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亭林哈哈大笑,“果然,亚圣知我。唯天下人人有自奋之心,才能拯救世道。”

    秦川道:“既然顾兄打算跟我一起办报纸,不如重新取个名字,有别于明报,顾兄来取吧。”

    顾亭林:“固所愿也。叫大梁民报可乎?”

    民和明音相近。

    但民报的民字,体现出以民为本的意旨。

    正是要天下之民,人人皆明,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才能人人有自奋之心,不局限于士人。

    秦川:“可。”

    顾亭林:“亚圣公文采飞扬,不如给民报提一首词,以壮声威。”

    秦川笑道:“自己写的倒是没有,但曾听过一首词,借来一用。顾兄和徒儿请听我念来。”

    袁洪看着是个粗人,实则琴棋书画皆有涉猎,学问起码有举人的水平。

    他愿意跟随秦川,除开想要看清前面的路外,也有秦川是状元公的因素在内。

    他这几日,还没见得秦川做得文章诗词。

    虽然秦川说是听过一首词,能入其法眼,作为民报的开头词,必有不凡之处。

    袁洪自是凝神细听。

    顾亭林听过秦川的水调歌头,豪放大气,如仙人所作。又有那鹊桥仙,况肯到红尘深处,这样的句子。

    一直盼着秦川的新词。

    所以才情秦川作词。

    见秦川竟说要借一首词作,心里不大信。

    他猜想是秦川作为亚圣,再沉迷于诗词小道,难免使世人效仿,误了大道之学。亚圣者,引领一时之风骚也。

    有此顾虑,故而假托他人。

    顾亭林凝神细听。

    但见得清明雨落纷纷,秦川对着细雨,吟道: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

    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

    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

    歌未竟,东方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