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天道(4k)-第2/4页



    秦川行走在这闹市红尘里,片叶不沾身。

    颇有种“闲来仗剑闹市过,无人知我是真仙”的感觉。

    红尘泥泞,半点没有沾到他身上,他恬然自得前行,不染尘埃,很是有趣。

    不知不觉间,秦川来到会试贡院。

    上贡给皇帝的物品叫做贡品,参加贡院会试的举人乃是上贡给皇帝的人才,于是取名为贡院。

    这是自天汉以来,君权带有天命色彩后,带来的神圣威严。

    即使读书人,自认为天之骄子,自命不凡。

    可到了贡院,亦得承认自己不过是上贡给皇帝的人才,跟贡品没有区别,屈服于神圣君权之下。

    纵使以往如何安慰自己,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

    到了这一刻,也得承认,这不是买卖,而是主动的臣服。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君臣父子的纲领,在这一刻需得贯彻到底。

    来到贡院大门外。秦川曾在高处眺望贡院,知道里面布局严谨,墙垣高耸,环境阴森。那些在他惊人目力下展现的公堂、衙署,高大森严。

    而里面的考棚则十分简陋,听说有九千多间。因为参考的举人太多,如今大概又临时扩建了一些。

    贡院的外层围墙三重,有外棘墙、内棘墙、砖墙。

    贡院的四角还有瞭望楼,主要起到监视作用。

    东、西砖墙各开一砖门,门内有牌坊东为“明经取士”,西为“为国求贤”,南墙外有砖影壁,墙之左右各辟一门,门内正中有“天开文运”牌坊,正中轴线有大门、二门、龙门,亦称三龙门,取鲤鱼跃龙门之意。

    等到天亮时分,考生开始陆续进入贡院,要经唱名、搜检、领卷等极严的手续,周围御林军杀气肃然,对待考生,如同看管囚犯一般。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秦川在一众举人里,看起来尤为年轻。

    因为他闭门不出,没有去文馆参加文会,很少有人认得他是禹江省的解元。

    大抵只有本省举人才认得出来,但这种时候也不可能刻意上来攀谈,免得引起贡院考官以及四周监察的误会。

    不过秦川身为不满二十周岁的举人,虽然引人注目,可在考场里还不是最年轻的。

    一名大约十二三岁的少年沙弥,在进入考场时,极惹人注目。

    这个刚刚脱离垂髫童子年纪的少年沙弥,显然有许多人认识。

    有人窃窃私语。

    “那是国师的小徒弟,去年刚参加了神都的秋试,文采出众。没想到他居然来参加这一科的会试,听说今年才满十三岁,当真是神童。”

    国师是一位不知来历的大僧,在神都说法,几乎从者上万。近年来,极得梁帝信任,甚至超过了在神都玄都观内修行的陶真人。

    这位真人,来神都前,在终南山修行。梁帝便对其大为倾倒,不时与其通信。

    世人曾称之为山中宰相。

    来到神都玄都观后,梁帝对其宠信更是不减,过去十几年,许多内阁阁老都要巴结他。

    直到四年前,国师横空出世,在一场求雨的斗法上,将陶真人击败。国师由此大获梁帝信任。

    于是陶真人的宠信才大为衰减。

    如今隐居玄都观,很少和外界联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