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杀孽我自担之(5k)-第2/6页



    教谕的反击老辣又不显山漏水,教人无从指摘。

    若是秦川当面反驳,终归是落了下乘。

    于是用作品说话。

    文人的硬通货就是作品,别的都是虚的。

    文学评论家,倚马万言又如何?那不过是抱着大树的蚍蜉,终归不值一哂。

    教谕老脸通红,不过很快反应过来。

    “本官老眼浑浊,这哪里是严光,乃是许由那样的人物啊。圣人无名,莫非如此?今日得见,不枉此生矣。”

    许由是上古时代一位高尚清节之士。相传尧帝知其贤德要把君位让给他,他推辞不受,逃于箕山下,农耕而食;尧帝又让他做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这些世俗浊言。此举成为千古美谈,许由也因此成为古代隐士中最早名声显赫的一位。

    秦川这一首词的出现,自是能入本地县志,甚至化作一个典故流传下去。教谕立时反应过来。

    名留后世,就在今日。

    只是希望不要成为丑角。

    否则也太丢人了。

    但是留个臭名,也比没名好。

    …

    …

    县衙后的县令府邸占地不少,假山流水,应有尽有,而且还有一个很大的主堂。

    今夜灯火通明。

    向来蒙元这些大国的使者都往神都去,来到禹江少之又少,到金华,那可是千年来头一遭。

    即使胡虏杀进中原时,也基本不会来到东南之地。

    蒙元人出现在县城里,对当地的士绅名流还是一件稀奇事。

    今天设宴,黄县令没坐在主位上,而是由神都回来的宁恒坐主位。虽然宁恒没了官位,可人家是二甲出身的进士,在进士鄙视链上比黄县令这个三甲同进士高了一个境界,何况中进士的年份比黄县令早几科。

    虽然年岁相仿,可实实在在是黄县令的前辈。

    黄县令要是敢公众场合慢待宁恒,也不用在官场里混了。

    私下里如何应对,那又是另一回事。

    而且黄县令对宁恒还是没太多抵触,要是别的二甲进士前辈,根本不会把黄县令放在眼里。

    在二甲进士眼里,哪怕是后学末进,见到三甲同进士,也是鼻孔朝天。

    同进士?

    同进士能叫进士吗?

    就跟小妾叫如夫人一样可笑。

    宁恒对黄县令的态度还算亲和,没有因为同进士,就瞧不起黄县令。

    两人算是相谈甚欢。

    蒙元使者黑达将军一行只在客座首位上,倒是没有出声,其他士绅也没主动交谈,只是过来看个热闹。

    为了显示天朝上国的文华风流,照例是要举办雅集诗会。

    让士子们献上诗稿。

    只是今日却无人主动献上诗稿。

    黄县令不由好奇,难不成是黄梦来了,本县的士子不敢与之争锋。

    陵州黄家的名头,在金华县都如此好使?

    他主动询问黄梦,问他有没有诗稿。

    黄梦于是取出一份。

    黄县令一看,

    “好,妙。”

    “当真绝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