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仙葫



    秦川在水井旁不远处挖了一个土坑,将梨树种子埋下去,浇了水。其实黄沙暗地里,将圆业的尸体埋到土坑下面了。

    梨树种子当然没有像种梨故事里,一下子就长出梨树来。

    何况原本故事里的道士,现在只剩下衣冠冢。

    真教人感慨。

    但是梨树种子长得也不算慢,一浇水,很快便生根发芽。

    王孚惊呆了,“留仙,你变了仙法吗?”

    秦川微笑:“许是春天快到了。”

    王孚:“这长得比竹子还快。”

    民间传闻,绣衣卫有一种刑罚叫做竹刑,就是利用竹子生长快的特点。王孚也听说过,但他知道,那种竹子比一般的竹子要特殊一些。

    秦川当然不能告诉王孚,梨树下还埋着一个死人。

    “王兄,你还不回去么?”

    “你都不留我吃一顿饭。”

    “因为我打算出门,下乡去。”

    “那我也去。”

    “会有不干净的东西。我在倒是没事,可我走了,不知道会不会跟上你。”

    王孚连忙摆手,“我这几天关节痛,先回去休养了。”

    “记得练功。”

    “好。”

    …

    …

    秦川下乡是去郑村的灶神庙。

    前些日子,他去做搬迁土地庙的准备时,顺带将收魂米放在了灶神庙的神龛上,请孙山帮助给收魂米补充灶神的力量。

    孙山当然答允。

    他正愁不能为秦川尽些心意呢。

    今天,正好是约定去取回收魂米的日子。

    一路无事,秦川也无事,他慢慢悠悠地来到灶神庙。

    路上还遇到认识他,他却不认识的村民。不是郑村,不是秦村,大概是十里八乡其他村子的人。

    反正秦川早已是十里八乡出名的俊后生。

    他慢慢赶路,直到傍晚才来到灶神庙。

    这时候家家户户升起炊烟,就不用跟那么多不熟悉的村民说客套话了。对农家而言,吃饭可比看一个城里回来的俊秀才重要。

    到了灶神庙,神像里,孙山的法相从里面遁出来,只有睁开法眼才能看见。

    “仙长,收魂米还要再等一个时辰才能得竟全功。你得等一等。”

    “嗯,是我来早了。”

    孙山的法相回到神像里,继续给收魂米补足神力。

    不是他偷懒,而是他想进一步强化收魂米的作用,这些日子很是劳累了。

    而且灶神庙的香火要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过后,才会真正鼎盛起来。

    眼下的灶神庙,还没进行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祭灶。

    秦川于是在门边的角落盘膝打坐,没有运转混元童子功,否则身上的阳刚血气会影响到灶神。

    他只是运转元神,与天地山川做些感应功夫。

    这可以叫做天人合一的修炼。

    本质上是利用元神和此方世界的天道加深联系。感应深了,有什么麻烦危险,会提前心血来潮。

    当然,一般的小事,不值得心血来潮,只有那些不小的麻烦和危险,才会有这种情况出现。

    如今寒冬时节,地上很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