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招揽流民-第2/4页





    赵幽燕走后,盖隐坐在大当家的宝座上,久久没有起身。无论是对钱诚关还是赵幽燕,他都没有说实话。

    他之所以做出这样“不智”的事来,无非是自己也起了野心,想要争一争这天下罢了。

    本来,盖隐是没有这样的想法的。说来还是当日宋宁说的话点燃了他的野心。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真实历史中由陈涉道出的这句名言还并没有在大苏帝国出现过。宋宁自以为很普通的一句话,却不知道对大苏帝国的人来说到底有多大的杀伤力。

    盖隐虽然只是山间一土匪,但当他听宋宁说出这句话时,立刻就被它打动了。当他知道宋宁想要与天下英雄争横,进而称雄天下时,他心中的野望也再难以遏制:若宋宁可以,他盖隐凭什么不行?

    不过,盖隐倒也有自知之明:他知道,仅凭他现有的实力,还无法参与到天下的角逐中来。至少现在他还需要宋宁的帮助——这也是他为什么不杀宋宁的原因。

    他需要宋宁帮他统一南岭,帮他实施第一步,夯实自己的根基。但他又怕宋宁坐大,所以他百般限制他、提防他,有了戴岩还不放心,这次又把赵幽燕派到宋宁身边,名为辅助,实为监视。

    除此之外,盖隐还有一层隐秘的心思,连赵幽燕也不知道。那就是:这也是一次美人计。

    当日在小竹屋中,宋宁与赵幽燕初见时,盖隐便已看出,宋宁看赵幽燕的眼神与别个不同。以赵幽燕的姿色容貌,宋宁心中觊觎倒也正常。毕竟世间男儿,又有几个是不好美色的?

    当时盖隐就留了心。假如他这般安排下,依然没能阻止得了宋宁崛起,那赵幽燕就是他最后的筹码和护身符。有赵幽燕在,宋宁心中就算对他再有意见也不至于杀他。

    至于他前面对赵幽燕说的什么“这是对宋宁的考验”之类的屁话,倒也不算完全撒谎——假如事实证明,宋宁连葫芦口都走不出去,那只能说明他看错了对方。那就当自己看走眼好了,反正他也没什么损失。到时再杀他也不迟嘛。

    不过盖隐相信,宋宁不会让他失望的。以宋宁之前的表现来看,葫芦口绝对束缚不住他。

    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麻二、郑聪已打入欧辰、钟山内部,要不了多久,他就将吞并两家势力。按照之前的计划,宋宁一旦实施离间之计成功,要不了两年,他必将一统南岭,届时,宋宁就算有通天之能,也只能为他所用了。

    若到时宋宁识相,他可以请对方来做自己的军师,助他争霸天下。若宋宁不识相,依然不甘人下、心存野望,那他也不会再客气,将立即动手干掉对方,以永除后患。

    至于赵幽燕,既是监视宋宁的棋子,也是牵绊住宋宁的工具。若他棋差一招,最终还是输给宋宁的话,那赵幽燕则是他最后的退路。

    虽然这种可能性极小,但为确保万全,盖隐不介意下上这样一步闲棋。

    临近中午,宋宁等人终于赶到葫芦口。戴岩收到消息,忙带领手下出来迎接。宋宁在出示盖隐的亲笔信后,戴岩倒也识相,立即以下属自居,乖乖地让出了葫芦口。

    在戴岩的小心伺候下,宋宁等人用了午饭,随后便迫不及待地来视察自己的领地。

    戴岩亲自陪同,带着宋宁几人来到葫芦口最高处。只见南面翠屏山与绿荫山双峰对峙,黛河从翠屏山右侧流过,却又从两峰交界处汇入进来,形成了一个约方圆三百米的内湖。两峰最窄处只有不足十米,河水流入后渐渐拓宽,从高处看,酷似一个倒转的葫芦嘴。这应该就是葫芦口名字的由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