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我的外挂也是这么想的-第2/3页
江成也有这个期望,“所以要靠大伙共同努力了,后面还需要研究人员,我们继续加,一百、两百,甚至一千,都不在话下,我就是铁了心要把碳基芯片给制造出来。”
至于钱?
不说几个亿,就是上百亿,也要研发出来。
当然,由于江成的前期研究,为他们省了不少的心,分散离心法,在江成的指导下完成了实验,并成功实现量产。
“这真的是一个伟大的项目,希望有生之年研究出来,说不定咱们能够依靠这个获得最高科技奖呢。”唐健仕相比丁成俊,就感性得多,投身这个研究,让他每天都是劲头满满。
丁成俊只是淡然一笑,“江董,你觉得我们用什么做衬底材料好一些?”
硅基芯片,用的是高纯度的单晶硅片,硅片上面会形成一层氧化硅层,可以在上面刻蚀。
但碳基芯片不太一样。
用氧化硅层做衬底材料,可是也可以,只是这就相当于能够用上目前生产的硅晶圆片。
但这个材料是不是最好的,丁成俊也说不好。
还没有真正开展实验。
“先选2个方面,一个是碳化硅,一个是氧化硅,就目前来说,可以先拿硅晶圆片做实验,看下怎么把碳纳米管陈列布上去。”江成提醒道,“我的建议是,把制成的碳纳米管保存在一种溶液中,届时只要把晶圆片放入水中,用类似水印的办法,让这些碳纳米管规律地覆盖上去。”
丁成俊认真地听着,不住地点头。
在这个方面,江成的科研想法和思路,都是他要学习的地方。
因为每每实验,都会证明,江成思考的方向是对的,至少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向。
到目前来说,江成没有提出任何一个相反或是不得结果的建议。
让人感觉,江成就是有科研感的人。
但丁成俊才明白,江成的基础知识太牢固、掌握知识太广太深了,这些积累才是他科研无所不利的关键因素。
(江成:嗯,我的外挂也是这么想的。)
“行,那我们下一步就往这个方向去研究。”丁成俊看了眼唐健仕,点头应道。
随后,江成离开了实验室,转而往计算机系的科研团队看了下,他们是人工智能专班的团队,郝勇俊、张萌,以及尧舜宇等人组成的,研究的方向是生物芯片方向,也就是通过脉冲神经网络模型,给生物芯片提出相应的电路逻辑和设计规范。
这也是一个全新的方向。
两个研究,江成因为手里头有钱,和水木大学搞了联合科研项目,大笔大笔的钱花下去,眼睛都不眨一下。
当然了,郝勇俊他们目前研究的,还只是非常前期的部分,只是一个小切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