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学校准备筹建集成电路学院-第2/3页



        “对了,你们拿下的阻变式存储的科研专利,现在商业化情况怎么样了?”想起了这个,徐伟大佬有些着急地问。

        科研、科研,如果只能够存在实验室,而不能推出民用或是军用,那么这个研究的现实意义是要打大折扣的。

        每年有多少人发表论文、注册专利,但真正能应用起来的,其实不多。

        江成微微一笑,“阻变式存储芯片已经能够量产了,预计上半年会搭载在我们的枫火新款手机之中,性能非常优秀,届时我送一部给老师您。”

        “那倒不用,能够真正量产,带动我们科技进步就是对我们科研人员最好的回报!”徐伟摆摆手,又热切地问,“那忆阻器呢?”

        “初步设计了一种芯片架构,目前还在继续研发实验,我估计要真正出成果,至少得今年六七月了。”江成解释道,“我也想尽快出成果,但有时候走不了捷径。”

        能走的捷径,江成利用着体内的超算,已经在尽可能地走了,但更多时候,需要整体科研团队的共同努力和进步。

        因为,科技的进步,不是一个人的进步,而是一个科研队伍的进步。

        这些知识和技术,能够学习和传播,不会断层。

        否则的话,像是有些网文写的,一个人就拿出核聚变的科技,就想着能够推动世界科技进步。

        但这是怎么可能呢,也不想想,哪里来的技术人员呢?哪里来的材料呢?

        徐伟劝慰道,“你也不要太着急了,现在的进展已经非常不错了,咱们也不要想着一下子就拿出领先多少的科技,一步一步来。”

        “明白的。”江成点点头。

        “去罗瑞华那了吗?”

        “去了,刚从他那过来。”江成点点头。

        罗瑞华是他的第一个导师,自然拜年也是先去他那儿。

        只不过,在他那里,谈起了自编码神经网络这一块,罗瑞华也不是特别熟悉,但非常鼓励他深入钻研。

        “他那边有说什么吗?”

        “这倒没,就是让我加快项目实验,早点出成果。”江成摇摇头,苦笑道。

        “嗯,这可是最后一个学期了,确实要抓紧时间,最迟5月份要把论文发给我们,我们好初审。”

        江成自是应了下来。

        “另外,学校准备筹建集成电路学院,初定7月份挂牌招生。”徐伟看了眼江成,平静地道。

        “真的?学校今天这么给力了?”江成有些惊讶,按道理他们研究也得几年呢!

        徐伟无语地道,“就这么看低咱们自己学校?”

        “不是我看低,是当前社会都这么看。人才外流严重,甚至有人戏称留米预备学堂。”江成轻笑一声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