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家书抵万金-第2/3页



 “恭敬不如从命。”

 此时推辞并无意义,只是让人平添亏欠罢了,况且宋游确实需要一落脚之地。

 就在这时,院子外头竟又有了敲门声。

 “咚咚咚。”

 没用门环,比宋游力度稍大。

 陈汉连忙抬起袖口,擦掉了面上湿润,与宋游说了一声,便快步往外走去。

 君子不立瓜田李下,宋游也随他出去。

 还未走到门口,便已喊道:

 “敢问……找谁?”

 外头传来的则是一道女声:

 “这可是陈汉的家?”

 陈汉回头看了一眼宋游,不敢耽搁,走到门口便立马拉开了院门。

 “正是!”

 外头一名江湖人,男装打扮,步巾裹脸,身材与正常一般高,左手提着一柄样式简单的长刀,手腕绕着缰绳,牵着一匹黄色西南马,右手则拿着一个装信的竹筒,满身疲惫风尘。

 她看了一眼屋中,着重瞄了眼宋游,随即便立马看向陈汉:

 “你就是陈汉?”

 “正是!”

 “受你老父所托,给你带信来。”

 说着她把竹筒递给陈汉,说话间有着江湖人的干脆洒脱,顿了一下:“不过好像已经有人赶在我的前面了。”

 她看向宋游,宋游也看向她。

 宋游向她点头致意。

 她则小声笑了一声。

 千里之远,山水重重,又贼匪横行,前路难料,这条送信路不是常人可以到得了的。本事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信义。

 陈汉自是感激不已,连声道谢,立马又将他们一并请进去。

 红黄两匹马便并排站在院子里。

 三人则在堂屋中落座。

 陈汉再看一遍信,又哭一场。

 三花猫跳上桌案,凑近看着他哭。

 女子则取下了裹面的步巾,里头是张有些圆的脸,纵使满面风尘,嘴唇也干裂了,还是难掩五官秀气和幼感。用这张脸行走江湖,恐怕只有刚砍完人提着带血的刀时才有几分威慑力。

 然而她一转身,便对宋游拱手:

 “江湖中人,先报名号,我本姓吴,取名所为二字,逸州西山派弟子,先生如何称呼?”

 声音却比长相粗糙许多。

 “姓宋名游,字梦来,逸州灵泉县一山人。”

 “名字不错。”

 “足下姓名亦多有道韵。”

 “倒确实是青成山的一位道长取的。但我觉得不好听,怕是那道士随口说的。”

 “此名合适男子。”

 “江湖女子,多取男名。”

 “原来如此。”

 宋游只觉得自己又长了一点知识。

 “你走的哪?居然比我先到。”

 “走了段水路。”

 宋游这时才隐约分辨出,当时从茶摊出来,走出没几步,回身看去时,那卖茶的老丈又在问一群江湖人去哪,那群江湖人中就有她。

 好在没过多久,记忆未曾褪色。

 说未曾褪色也是不对的。

 若非这女子拿了信来,此时又与他交谈,而只是路旁偶然遇到,定是与记忆关联不起来的。

 于是他又补了一句:

 “又见面了。”

 “这是我们第三次见面了。”

 “哦?”

 “之前逸都庙会,我好像就见过你一次。”江湖女子把剑放在桌上,语气一点也不扭捏,“当时看你一身道袍,长得也嫩,还挺显眼,后来转了一圈回来又见你去找那变戏法的汉子,嘿嘿,我们还在猜呢,多半是被那汉子偷了钱吧?”

 “有缘。”

 “有缘有缘……”

 女子反复念叨一遍,却是继续盯着宋游,目光急切:

 “可是被偷了钱?”

 “足下和同行人打了赌?”

 “哈哈倒是没有。”

 来自女性的爽朗的笑声,是宋游在这个时代很少听见的。

 “我只是好奇心重。”

 “足下是个妙人。”

 “江湖中人,萍水相逢,明天一别,天大地大,谁也遇不上谁,我劝你不要扭捏,快快说来。”

 “有理。”

 宋游眯起眼睛,连连点头。

 这话也是有妙趣的。

 随即才小声说:

 “是。”

 “我就知道!”

 女子似乎感到满意,又问:

 “可要回来了?”

 “要回来了。”

 “那汉子倒是讲究。”

 “是。”

 “不过他好像当晚就被抓了,不会是你去报的官吧。”

 “这倒不是。”

 “我觉得也是。听说当晚那伙人刚想跑,结果冬日惊雷,晴空霹雳,把他们打了个半死。多半是岳王爷爷显灵,才捉了他们。”

 “也许。”

 宋游谈兴并不算高。

 陈氏夫妇很快端了饭菜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