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大安三年秋游至云州-第3/4页



    村民一度以为是山上道长回来了,想要上山去寻找、上香拜见。

    然而阴阳山上依旧空空荡荡,只有古松俯身,青草如丝,山风日夜不停地吹拂,一点也没有道观存在过的迹象。

    田中谷物也无人割取。

    ……

    几天之后。

    山中道观前已经凭空多出了一个深坑,有一条沟壑连通溪流,将水引来,汇成一个小池塘,又通过另一条沟壑重新汇入小溪,形成活水,三花娘娘从山下溪河中捉了不少小鱼小虾来,甚至还按着道人的指引,拔了水草来,全部扔进池塘中。

    道人则已经收拾好了行囊,重新放上马背,带着马从道观中走出来。

    “三花娘娘好了吗?”

    “三花娘娘好了。”

    “那就走吧。”

    道人还是拄着竹杖,走出两步。

    “吱呀!嘭!”

    身后的道观大门自动关上。

    “等我们下次再回来的时候,这个小湖里就会长满鱼儿吗?”

    “多半会的。”

    道人很喜欢三花娘娘的描述——

    长满鱼儿,长满兔子。

    有一种栽种与收获的感觉。

    还有这小池塘也是。

    猫儿叫它小湖。

    真是处处都是与人不同的想法。

    道人左右环顾一圈,又回头看了眼这间道观,心中自然是有些不舍的,却也没有过多留恋,本身也就是顺道回来看看,很快便又往前了。

    只等七年之后再回来。

    云雾再次遮掩了山上。

    道人带着三花猫与马儿,叮叮当当的沿着山间小路下山,伴溪而行,天上还飞着一只燕子。

    经过村庄,再走二里,便上了大路,过了灵泉县,走了小半天,又踏上一条只能一人通行的小路。小路弯弯曲曲,一边是田,一边是土,通往一条被千年古柏所遮盖的官道。

    柏是古柏,路是古路。

    正是金阳道,翠云廊。

    道人停下脚步。

    身后马儿猫儿也都停下脚步,摇晃的铃铛声也为之停歇了下。

    随即道人扭头看去——

    果然看不见那座熟悉的山,也看不见道观了。

    “……”

    道人笑了笑,迈步往前。

    眼前顿时一暗,被晒得发烫的头皮也感到一阵荫凉,茂盛的古柏将阳光遮了个七七八八,前方是一条坑坑洼洼的石板古道,古道上满是透过古柏枝叶的阳光留下的斑斑点点,明暗分明。

    十三年前的他也是从这里上的金阳道。

    只是当时上了金阳道后,道人是往右手边走,如今却要往左手边走。

    然而金阳道乃是虞朝为了打通逸州到关中平原修建的古道,并不能通往云州,于是走出不远,茂盛的古柏便逐渐消失了,金阳道这条美丽而传奇的古路也在道人的脚下到了头,转而踏上与金阳道相连的另一条古路,同样传奇的一条商贸路线——

    五尺道。

    逸都是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云州在茶马互市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茶商马商同样不少,为了方便逸州到云州的交通,便专门有了一条连通逸州与云州的商贸路线,便是五尺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