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少年游



    关陇士族的玉器生意,辽东三江郡左氏的马匹生意,江南靖海郡吴氏的盐铁生意,都做到了当世第一,都可说是富甲一方,但天下首富,却是洛阳花家。

    因为这些富甲一方的豪门背后,都有花家的影子。

    好比当年三江左氏最潦倒的时候,就是花家慷慨解囊扶了一把,三百万两银子,换来了三江郡黑水马场每年一成半的分红,以及直至今日左亭轩念念不忘的旧情。

    而花家自家生意的背后,也同样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大人物。

    花家车队曾经运送一批丝绸西出阳关,秦国三公子一时手头紧,想弄点零花钱,便指使胡人劫了货。结果花家还没出声,秦国大公子在家里就把自己亲弟弟一顿劈头盖脸的痛骂,什么罔顾国法串通外族啦,目光短浅阻塞商路啦,从小偷金长大窃国啦,三公子泪水涟涟,惭愧不已,深感自己这位大哥深明大义,秦国中兴有望,直到向花家赔礼之后,还不知道花家的丝绸买卖他大哥是占了两成份额的。

    花家的每样生意,各自牵扯到哪些豪阀巨室,恐怕连花老太爷一时都说不清。

    花老太爷没事总喜欢在几个孙子面前念叨,十有八九是在反复诋毁牡丹。老人家一再强调我们花家就是一群蜜蜂,至于蜜蜂有啥好,那就多了去啦,除了采花酿蜜,还团结互助,勤勤恳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和他拼命......这里头的商贾门道和处世诀窍,花老太爷能说上一天一夜。

    洛阳名胜之一的花家牡丹园,若不是能供许多蜜蜂采蜜之用,早就被拆毁。而那面牡丹大旗,花老太爷尤为看不顺眼,幸亏全家上下一起拦着,才没被换上一只蜜蜂。

    此时队伍中的花无骇正望着前头车上的牡丹大旗,恨不得一把拔下来,他是花家唯一支持花老太爷蜜蜂学说的人。十人看牡丹,九个说富贵,花家最不缺钱,还要说富贵,多俗气,看人家六安侯潘子安,一袭麻布旧衣,何等磊落洒脱。毫无疑问,花无骇是小侯爷的死忠,从那身打扮便一看可知,身上两条黄丝带,一条缠剑柄上,一条扎手腕上。

    花无骇是花老太爷七个孙子里最小的一个,甚得宠爱。花家有三岁定名的习俗,俗话说三岁定八十,花家子弟在三岁时,将由长辈据其秉性赐予一个正名,这一代是“无”字辈,名中需嵌入一个“无”字,譬如长孙从小心机重,便取名无谋,希望不要过于殚精竭虑,愚人才能有福;次孙一出娘胎就身有残疾,便唤作无伤,希望能远离伤痛,身康体健度过一生。而花无骇呢,自幼纤细敏感,受不得惊吓,家里自然希望他胆粗气壮,万事不足为惧。

    然而希望终归是希望,现实却很无奈。所以花无骇即便对那面牡丹大旗很有想法,却也没敢动手。

    谁能把那面旗子拔下来?

    花无骇不认为世上有这等英雄好汉。

    花家不是镖局,但花家的牡丹大旗比任何一家镖局的镖旗都管用。

    当年号称天下第一镖的秦国平安镖局强者如云,总镖头据说是天道元婴、武道七阶的大高手,只因楚国和秦国对不上眼,致使平安镖局一入楚国便被人拔了镖旗,还无处喊冤诉苦,自此绝足荆楚江汉,就更别提江南岭南了。平安镖局尚且如此,其他镖局自然可想而知,只能做些相熟地界上的生意,出了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那点名头就完全不够瞧。

    真正能在八国九州十三道畅行无阻的,唯有花家车队。

    近十年来,但凡牡丹大旗到处,不要说绿林好汉兴不起半点念头,就连各国官府也大都笑脸相迎,当下车队里那些衣甲鲜明的精兵悍卒,便是大都督左亭轩派来的护卫。

    虽然三江左氏与洛阳花家有旧,但是以左亭轩的为人也不会轻易把公器做私用,之所以能堂而皇之地派出甲士护送,全因为这次花家的货非同一般。

    当今天子与佛有缘,日日诵经参禅。太子极有孝心,专程遣人远赴海外灵境迎取佛骨舍利以侍父王,自江南道舍船登岸后,便交由花家护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