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吴玠-第5/6页
【敌首攻玠营,玠击走之。又以云梯攻垒壁,杨政以撞竿碎其梯,以长矛刺之。璘拔刀画地,谓诸将曰:“死则死此,退者斩!”金分军为二,兀术阵于东,韩常阵于西。璘率锐卒介其间,左萦右绕,随机而发。战久,璘军少惫,急屯第二隘。金生兵踵至,人被重铠,铁钩相连,鱼贯而上。璘以驻队矢迭射,矢下如雨,死者层积,敌践而登。撒离喝驻马四视曰:“吾得之矣。”翌日,命攻西北楼,姚仲登楼酣战,楼倾,以帛为绳,挽之复正。金人用火攻楼,以酒缶扑灭之。玠急遣统领田晟以长刀大斧左右击,明炬四山,震鼓动地。明日,大出兵。统领王喜、王武率锐士,分紫、白旗入金营,金阵乱。奋击,射韩常,中左目,(赵玖听到这里又是差点被可乐呛了一口)金人始宵遁。玠遣统制官张彦劫横山砦,王俊伏河池扼归路,又败之。以郭震战不力,斩之。是役也,金自元帅以下,皆携孥来。刘夔乃豫之腹心。本谓蜀可图,既不得逞,度玠终不可犯,则还据凤翔,授甲士田,为久留计,自是不妄动。】
尧山之战的时候韩常被刘晏一箭射中眼睛的事情,在座各位是都知道的,毕竟后来还把韩常带到御前验明正身斩首来着……尤其是张浚,更是对此印象深刻,因为他走流程去劝降的时候,这厮临死前竟然还嘲笑他这个当时的巴蜀五路转运使连个座位都没,不配和他说话!
想到这里张相公就恨得咬牙切齿,只能说其人被斩首示众,真是大快人心。
【捷闻,授玠川、陕宣抚副使。四月,复凤、秦、陇三州。七月,录仙人关功,拜检校少师、奉宁保定军节度使,璘自防御使升定**承宣使,杨政以下迁秩有差。六年,兼营田大使,易保平、静难节。七年,遣裨将马希仲攻熙州,败绩,又失巩州,玠斩之。】
【玠与敌对垒且十年,常苦远饷劳民,屡汰冗员,节浮费,益治屯田,岁收至十万斛。又调戍兵,命梁、洋守将治褒城废堰,民知灌溉可恃,愿归业者数万家。九年,金人请和。帝以玠功高,授特进、开府仪同三司,迁四川宣抚使,陕西阶、成等州皆听节制。遣内侍奉亲札以赐,至,则玠病已甚,扶掖听命。帝闻而忧之,命守臣就蜀求善医,且饬国工驰视,未至,玠卒于仙人关,年四十七。赠少师,赐钱三十万。】
按照小林学士之前给出的时间,吴玠在书中四十七岁去世的时候也才是什么绍兴九年。吴玠也是有些发愣,曲端在这书里是被张浚砍了非正常死亡不好说,但是韩世忠、张俊这几个老西军听起来活得都挺久,那自己要是等到灭了金国天下太平却没几天时日好享受了,听起来未免也太亏了吧?
思来想去,赵玖自己也只是憋出一句:“征战辛苦,晋卿还是要多保重身体……未来直捣黄龙殄灭金国,离不开你们其中任何一位的努力啊。”
他其实在心里还暗自叹了口气,也不知道是该可惜吴大和韩世忠他们比起来算是英年早逝,还是该觉得他死得早其实也是一种福气,至少死了不用眼睁睁地去看完颜构和秦桧做那么多伤天害理的阴间事……?
可有这么多人都睁着不甘的双眼在天上看着,最后却只看见所有的愿望都无从实现,所有的理解都无从达成,所有的意志都无从安放。
遍地都是冤屈的魂灵,无法解脱。
故去的人尚且如此,那对于活着的人来说,除了永无尽头的绝望之外,还能获得什么呢?
赵玖似乎忽然理解了,为什么尽管张浚做了这么多错事,最后史书依然愿意给他这么高的评价。当然,他历史学得不怎么好,应该是不知道张浚的儿子以后如何成了湖湘学派的宗师,甚至也不知道刘子羽其实是朱熹的养父,后世为岳飞平反正名也有他们一份功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