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颗颗丹晕-第2/3页
随着一滴滴灵液越来越小,到了最后,只剩下了各自的精华。
接着,陈墨便开始将这些灵液相互融合,有的是两两一起,有的则是三四种融合成一滴。
最终,这些灵液按照木火土金水五种属性,被融合成了五滴。
接下来,这五滴灵液开始了第二次高速旋转,这也是第二次净化,为的是将几种灵液在融合时产生的多余物质甩出。
经过一番净化,五滴灵液又分别小了一些。
然后,陈墨小心地控制着这五滴灵液,从五个方位同时向中间靠近,最后,它们在他神识的引导下,形成了一个圆环。
这个圆环越来越小、越来越小,直到融合成一个圆球。
只见这个圆球快速地旋转着,一边将这五滴灵液进行最深层次的融合,一边也在进行着第三次净化。
直到五种颜色的精华渐渐混合成一种颜色,并且这单一的颜色最终稳定下来。
让这个圆球停止了旋转后,陈墨用神识将它均匀地分成十个等份。
紧接着,这十滴精华又开始了飞速的旋转,再一次甩出了几乎已经可以忽略不计的一点点杂质。
此时,这些精华已经提炼得极为纯粹,颜色也从开始的深绿色,渐渐变成淡绿中隐隐有些透明。
陈墨小心地控制它们在丹炉中渐渐下沉,直到沉至距离炉底五分之一处时才停了下来。
烤丹,炼丹的最后一步!
随着十滴精华中的水分渐渐化成雾气蒸腾,十颗浑圆的丹药也渐渐显露出了最终的样子。
只见它们犹如十颗散发着光芒的晶莹珍珠,在丹炉中缓缓地旋转着。
见状,陈墨不再迟疑,他用左手挥出劲气掀开炉盖,右手则向着丹炉中虚空一招,十颗丹药便迅速形成一条直线,看似缓慢,实则极快地飞落到陈墨平铺在半空的衣袖上。
十颗丹药,一颗不少!
陈墨第一次炼丹,便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初学炼丹者,能在十炉后炼出一两颗成丹来,就已经算是佼佼者了。
而就在看到这些丹药的瞬间,陈墨的眼睛不由得睁得老大,嘴巴也好半天都合拢不上:“不会吧?每一颗都有丹晕?这……我也太牛了吧?”
没错,陈墨炼制的第一炉丹药,竟然全部都有一抹丹晕,虽然均都眨眼间便消失不见,但陈墨但看得极为清楚。
低级丹晕,虽最为常见,但第一炉便能颗颗都有低级丹晕,陈墨绝对是前无古人!
而且,炼制的还是最低阶的大破气丹,其出现丹晕的几率本就低得可怜,即使是涵枫来炼,十炉中也不见得能出一颗……
当初在观看林欣妍炼丹时,陈墨因为一时心痒,不知不觉就帮了几下忙,就是这随意的几次出手,便帮助林欣妍炼出了一炉极为成功的丹药,其中还有一枚带有丹晕。
当时他就想,如果从头至尾完全由自己掌控的话,炼出的丹药会不会更好?
结果如今一试之下,果然非比寻常,甚至有些太过夸张了。
“这只是最低阶的丹药,灵草也都是百草园最常见、最低阶的,甚至有几种都不需要刻意打理,山前山后的荒地上就能采到好多,用这些根本不算什么消耗的灵草来练习,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如此想着,陈墨又拿出一份灵草来,这一次,在投入丹炉中之前,他便仔细计算好了每种灵草的用量。
因为对灵草远超常人的理解,他对丹药也有了一种精细入微的推衍,而正是这种推衍,才让他所炼制的丹药趋于完美,也正因为如此,他的第一炉丹药便全部具有丹晕,这是一种极致的表现。
而在他的理解中,炼制丹药时每一种灵草的配比,不是单纯从它们本身的重量上来判断的,而是取决于从中能提取出的精华多少。
比如,同是一味晃灵花,十年与十五年所含的精华量肯定有着不小的差别。
而若是中阶或高阶的丹药,其差别就更大:在很多丹方里,对于灵草的年份直接就注明需要十年、百年、千年或万年的灵草,这样貌似是有了比较精确的要求,但百年的有一百年、两百年,也有八百年、九百年,千年的范围则更模糊,万年自不必多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