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东风破》的夸夸团



    “荣毅这首《东风破》把这些意象,完美的融入到流行乐的歌词里。

    又以人称代词串联起来,使得《东风破》在意境上,比其他中国风歌曲都高出一筹。”

    接下来,王正举了好几个例子。

    找到了许多在早些年间,天王、一线级别的歌手,所发布的中国风歌曲与之对比。

    “就拿孙海曾经发布的那首《忆江南》来说,它是以白居易那首《忆江南》为主,塑造成的一股充斥着江南小镇古色古香的故事。

    着装突出了,绿、草和风之类的。”

    不仅仅是词,在作曲方面来讲,它也存在一系列问题。跟荣毅这首《东风破》没法比,雕琢的痕迹明显略重。”

    “真的吗?”王正妻子露出了好奇的表情,而她清澈的眼神中,充斥着一股求知欲和崇拜之意。

    王正心情莫名舒爽了起来:“对啊,这首作品歌词的结构,给我的感觉也相当厉害,结合作曲和编曲,无异于珠联璧合。

    在这首《东风破》的歌词中,第一人称“我”先后出现7次,第二人称“你”先后出现4次。

    当然,这并不是说“你”这个字出现了4次,而是这种叙述方式的展现。

    凡是出现“你”的地方,要么是“你走之后”这样的说辞,要么是“你没听过”。

    这种追昔往事的落寞感,体现得活灵活现而又不落矫情。

    假如歌词中出现“你别走或别离开我、你快回来”这类的词,则整首歌的意境将大打折扣。

    因为我们中国文学的传统美,就体现在含蓄上。

    唐诗宋词中描写美女的,几乎没有一处出现“美”这个字。不喜欢用“美”字,而将美女描绘地栩栩如生。

    这才是含蓄美的极致体现。”

    王正说完了意向,又说了一下意境。

    “我觉得在意境上,《东风破》这首歌唯一值得商榷的是,有几句歌词现代气息略重,和前几句的古典美有一丝冲突。

    比如“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和“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是有一点小问题的。

    但是从整首作品,从中国风的角度来看,则无伤大雅。

    因为中国风不仅是古典的,也是现代的。

    是古今中国文化和情感美的体现。”

    王正说完这些之后,他便打开了文档。思如泉涌般,快速输入了众多文字,从这些角度上来点评荣毅新歌《东风破》

    势必要抢占到一番关注、流量。

    这对于他提升自己在圈内的地位和逼格,很有必要。

    而他妻子见状,则悄***地离开了书房。

    轻轻地关上了房门。

    …

    王正在完成甲方老板交代的夸夸任务。

    其他在圈内颇有知名度和声誉的从业人士,也有相对应的任务。

    从作词作曲,包括编曲方面来解析这首《东风破》

    而许多营销号们,则无所谓,复制粘贴发通稿就行。无脑夸荣毅新歌就行,只要让更多歌迷、网友们知晓荣毅这首歌很牛笔就行。

    反复洗脑。

    很多作品,就是在这种“人云亦云”的洗脑之下,明明是及格线分数的作品,反倒是被营销成了优秀经典之作。

    连普通作品都能这样,更遑论本就堪称巅峰之作的《东风破》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