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熟人-第2/2页
    
    男子一边说一边笑似乎并没觉得这件事多危险,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时间太久渐渐淡忘了。
    “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事。”
    程文宗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他并没有继续聊下去而是换了个话题说起了起义军的发展。
    “这江东自古繁华有鱼米之乡之称,百姓生活相比江北还是好一些自然不愿意跟着起义军卖命,若想成就一番大业还是需要前往江北才可,等到军力壮大再回归江东拿下这东南富庶之地,那时凭借江东的人力、财力就是问鼎天下也并非不可能。
    “程先生说的有道理,可有利就有坏,江北民生困苦有利于起义军的起步却不利于起义军的发展,否则我们又何必急匆匆渡江而来以致被围困于此了。”
    男子虽然赞同程文宗的话却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并没有一味地全盘接纳。
    其实他的这些话并非完全是自己所想而是有事实根据,这几年江北一带烽烟四起、大大小小一共出现了几十路起义军,东到大海西到大别山处处都是他们的身影,有的壮大有的消亡最后只剩他们。
    当然说是起义军其实很多时候反而像盗匪一样四处劫掠,这对本来就已经困苦不堪的江北百姓无疑是雪上加霜,于是在官军的不断围剿下他们的生存空间日益狭窄。
    为了摆脱被彻底消灭的命运各路起义军聚在一起决定渡江南下,拿下这江东鱼米之乡获取这里富庶的财力、人力,然后就有了眼下这一幕。
    “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举啊,其实当时的情况除了渡江南下根本没有其他办法,起义军粮草耗尽已经陷入绝境早晚会被剿灭,反而是突然渡江南下拿下江城的大粮仓给起义军强行蓄了一波命。”
    程文宗赶忙解释,可能是觉得男子的话中有怪罪他的意思。
    “程先生误会了,我并不是在怪罪你,你身为军师出谋划策本就是天职,真正做决定的还是各个起义军的头领,要怪也该怪他们。”
    男子明白对方的顾虑,然后开始分析现在的局势。
    “其实按照我们先前的战略一旦拿下江城的粮仓会先在附近几个州县劫掠一番,然后立刻北返或者沿江而上前往鄱阳湖流域,那里受到战乱的波及比较小正是我们的好去处,只是没想到朝廷的反应如此迅速完全打断了我们的计划。”
    “将军说的不错,朝廷反应之快确实超出了我们的估计,这才陷入现在的绝境。”
    程文宗说完也不免叹了口气,而后二人齐齐陷入沉默,但没过多久程文宗便又开口了。
    “其实在下来此确实想出了一个脱身之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