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话 不该在这的-第3/4页
马上对所有队员进行评估,分成五队。人员必须调整开,从哪里征集上来的人,决不可以再派往哪里,五个目标,都不能让来自附近的人参与。
做好安置外围同志的工作,和五支队伍要分开’。
记录很短,从字里行间发现,这时候的216可以说,按照领导的预想走上了正轨。专员的转达,就是上边的意思,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
下面一段和上面,相隔的时间更近了。还不足一个月,短短的二十多天,就由另一个专员来转达‘上峰’的新指示。上面的记录中提到那个专员姓杜,而这个姓陈。
‘从五个队伍中抽出150人,前往张家湾一带。任务的宗旨就是不暴漏任何行踪,权当进行一次实地挖掘。
外围的同志也要一同前往,他们的工作由他们自己的负责人安排,教员不要过问。
挖掘中出土的物件,以陕西省博物馆名义运京’。
两个专员,两次指示,时间相隔这么短。内容虽少,可明眼人还是能够看得出来,这里面大有文章。
6月21日的转达是开始全部课程,人员分成五队,外围的同志和五支队伍分开,这些外围的人可以确定,就是六队。那么反过来考虑,六队刚刚到来,原来的人铁定不会无动于衷,这个时候平白出现一支六队,大家肯定会议论纷纷。
流言就是这么来的。
可‘上峰’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也应该知道,那些针对性很强的课程刚刚展开不到一个月的时间,216怎么可以那么快就派出去,况且上面的内容中也说了,个别人的事情还没搞定。
张家湾在脑海中还是一点印象都没有。
最后一张,日期是4月12,比第四次记录时间还早。马上就转过弯来,如果我没猜错,这最后一张纸上的记录,应该是1984年的4月12日。
‘课程按照日程表进行,五个队伍按编组授课,最好分成五个班。五月下旬,就把计划好的四队派出去。
派出四队的时候,六队不要动,等四队回来后看结果。
从现在开始,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要请示组织,就按照预定的情况进行’。
记录内容简短,不代表会议上商讨的问题少。时间是84年的四月,之后再没有内容。也就是说从那时候开始,一直到所有队伍出发,再没举行会议。
为什么83年的五六月间,会议内容要由专员来转达,而84年4月之后,就再没有会议。出发之前,所有的准备工作很繁杂,怎么那么关键的时刻,‘上峰’却没有指示。
这些东西徐恩勋必然看过,上面这么明显的问题,作为当事人的你难道不知道?
“放在一边,一会儿带走”我道。
意思很明显,有些事上去之后还要问徐恩勋。但是心里也清楚,那些涉及到他自己的事情,他是万万不会开口的。我们斗不过他,那这些东西就有带走的必要。
“你就没看出点儿什么来吗?”阿约道。
对阿约仍然是那种略带训斥的口吻,你我虽是局外人,就因为是局外人,才不能看得出什么,有的只能是瞎猜。比如第三和第四次会议记录,两次像个那么短,不像是‘上峰’的做法。前两份的记录都说明‘上峰’做事,带有极大深意,可那两份看起来太仓促。
仓促也许是时间的原因,比如有什么棘手的事情,不得不那么做。
“不过嘛”我突然话锋一转,突然间涌来的想法,这个时候说出来,“也许第二次转速‘上峰’指示的专员,是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