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话 漫水桥-第2/3页
“刘宏”李立明语重心长地说道:“这些人当中要论枪,你最厉害,该打的时候抢个先机很重要,你可千万别拉怂”。所有可能发生的状况,他把我的因素都估算在内。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家伙很了解我。
“放心吧明哥!”我说道:“有些事遇到了只能靠自己,这道理我懂”。
不到十几分钟,地上的脚印消失不见,脚下的泥土石子变成大片河卵石,卵石厚度很大,走在上面几乎和实地一样。地势时而走低,走在上面起起伏伏,这是水流冲刷的结果,这种河卵石很像河滩。隆隆水响越来越大,虽然看不到,但是大家都清楚,瀑布就在眼前不远。
可是走到这里,左边已然不见岩石,只有右边的河水还在,四外完全漆黑空旷。没有任何参照物,方向感也没有,三个人都是四下扫视,妄图在河卵石上找到人踩踏过的痕迹。
一点用没有,水汽让河卵石完全潮湿,就连我们自己踩过的地方也看不出来有人经过。
不知不觉又贴向水边,一点点前行,震耳的声响使我们脑仁生疼。
脑袋昏昏浩浩不知走了多久,一条巨大的黑色物体出现在灯光最远处。只有半人高,横亘在水面左右不见尽头,像个城墙一样。三人心里也十分吃惊,如此壮观不知何物,一时不敢上前!
三人站成直线,灯光衔接起来才看清,如此庞然大物只是一条石桥。虽然不高,但左右望去立刻发现,石桥一米多宽,延伸至水面的部分还有略微弯曲。居然是蛇曲形建造,这样可以减缓水流对桥体的冲击。我们面前的河卵石下,桥墩埋在里面。典型的石板铺就,两边是一掌高石条护栏,桥面略高于水面,说是石板也不全对,古人建桥就地取材,铺就桥面的应该是石梁。
三人没说话,瀑布的隆隆巨响,应该就在桥的对面不远,这样的环境在耳边说话对方都听不到。
脑海中这在古代属简易石桥,名字好像是叫‘漫水桥’。也许古人是根据石桥建造简单才给它定义‘简易’,但是它建造简单,其中的技艺绝不简单,尤其是瀑布近在咫尺,湍急水流中建桥,桥墩桥体,所有工艺都要适应这特殊的环境,不是外面明流河上的那种有了桥墩直接铺板就行。
古人在这建桥,一定有必要性!
站在旁边,桥上的深绿色的附着物像是苔藓,厚厚一层长期在水汽中使其湿漉漉的。用手轻轻试探一下,厚厚的毛茸茸的感觉很像水藻,紧紧依附在石板上,已经生根,像是长在上面一样。
在桥面石板上的脚印乱七八糟,大家心里一阵惊讶。这些脚印好多都重叠在一起,按照脚尖方向来说,有来有去,分辨不出最后去向是哪边。
丁晓东跟着明哥跳上漫水桥,想要观察判断脚印的去向。上桥的动作太猛,两个人都差点滑倒!
我刚爬上桥,李立明手指岸边方向,意思是让我和晓东去那边,因为脚印太乱,每个步幅当中都要有几枚脚印分离出来,很难判断什么情况。
但是李立明用手指在桥上将脚印一一圈出来,朝向水面方向,依稀能看清三排,有的重叠在一起,至少属于三个人。
丁晓东在护栏上放下点燃的蜡烛,给后面的张春来他们引路。气流让火苗有些轻微晃动,但影响不大。
我跟着丁晓东,扭头向岸边那头走去,紧贴着右边,两人弯着腰仔细查看脚印的样子,的确是至少三人。很多印记似乎在来回走动,因为那些印记不断来回调转方向。
仔细区分,其中并没有钟磊穿的登山靴。很多都是中间带有圆形图案,四边锯齿花纹,脚掌中间断开一段,足跟部位是四排小方块压痕,这样的花纹多见于反皮朋克,还是那种中间带钢板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