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帝后失和-第2/3页





    阿离的话令萧燕燕猛地回想起皇上的那句“朕宠你倒不如宠个奴才了”,她忽然向阿离问道:“阿离,晋国公主来那天,我去卧房取玉佩,旁边都有谁?”

    阿离虽然奇怪,但还是仔细回想起来。“啊,当时...当时厅堂里只有小姐、公主、还有我,其他奴才都在外面。后来,小姐去取玉佩,也是奴婢跟着的,旁边...旁边并没有什么人啊。”

    萧燕燕正思索着,又听见阿离叫道:“哦,对了,后来,小姐您让我把玉佩送回去,我放好玉佩出来的时候,看见辛古在外面鬼鬼祟祟的,我就问他干什么呢,他说听见小公主的哭声,想看看怎么了。我...我就把他打发走了,然后进屋里去看小公主。主子,您怀疑…...”

    萧燕燕眯起寒月般的双眼,刚刚的凄然一扫而去,小声对阿离说:“在崇德宫,知道那玉佩属于韩德让的人就只有他。今后要防着点他。你去告诉萧怀义,让他盯紧了辛古。”阿离此时已经明白了萧燕燕的意思,不禁恨恨说道:“是,若是让我知道辛古这个奴才吃里爬外,我非不亲手杀了他!”萧燕燕却轻轻摇摇头:“我一直怀疑崇德宫里有奸细,若真是辛古倒好了。父亲被害一事我正没有头绪,如今抓到他,若顺藤摸瓜,说不定会有更大收获。”

    自耶律贤在萧燕燕处龙颜大怒之后,果真没有再踏入崇德宫,想念女儿平南公主时,就命人将公主送到彰愍宫。若说最开始几日,萧燕燕年轻气盛,心里还牟着劲不肯服软。可时间一长,加上阿离一直在旁边劝说,她心里也难免犯嘀咕。心想毕竟自己有错在先,又冲撞皇上在后。皇上什么时候被人如此顶撞过,终究是自己太冲动了。因此又不禁懊悔起来,把什么骄傲、委屈都抛到了脑后,只想着找时机向皇上赔礼认错。可是皇上自上次后再没有来过崇德宫,她又有禁足在身,所以一直没能表明心意。不想还未到一个月,皇上却又要例行去长春州春行营。萧燕燕自然没有一同前往,对外只说平南公主染病,皇后因此留在上京照看。萧燕燕虽然无奈,却也没有办法。

    虽然和皇上之间的误会没能消除,但萧燕燕也不是一无所获,萧怀义监视着辛古终于有了重要发现。原来辛古在北城里竟然有一个不错的宅子,宅子里还养着他的一个相好。但最重要的是,表面上这个宅子是辛古从一个叫王典的汉人处低价买的,但实际上,这个王典只是一个契丹贵族的家奴,而这个契丹贵族就是萧海只的弟弟萧萧海里!萧海里是萧海只同父异母的弟弟,因为是庶出,所以哥哥萧海只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和官位,而萧海里只是担任一个XX的闲职,其他时间则是给哥哥跑腿。萧怀义调查得知,辛古每个月都会往那宅子跑几次,姓王的汉人更是经常出入,更有人在宅子里曾经见过萧海里本人。更重要的是,在萧燕燕遭遇的几件大事里,都有辛古和王典在宅子里秘密会面的记录。而且皇上在永州冬行营的时候,也就是萧思温被害的那次,萧海只随驾前往,但萧海里却留在了上京。这实在是一个重要的发现,萧燕燕不敢相信,下毒手的人会是那个平日里对父亲最恭敬的萧海只。萧怀义建议立刻将辛古抓起来审问,但萧燕燕却不想打草惊蛇,她怀疑辛古并不知道所有事情,只是一个传话筒,因此预备用这条小鱼钓大鱼。只嘱咐萧怀义继续监视辛古,又让萧继先多留意萧海只萧海里兄弟。

    帝后失和的事很快就被传得满城风雨。韩匡嗣听到闲言碎语,以为儿子和皇后瓜葛不清,气得不分青红皂白就给韩德让去信一封,大骂不迭。韩德让收到父亲的信,以为耶律凝替自己去看望萧燕燕的事被皇上知道,因此而连累了她,更是后悔莫及。虽然耶律凝信誓旦旦地说自己什么都没说,皇上和皇后也没有失和。可韩德让还是不放心,思虑几日,他还是决定给皇上写信将事情讲清楚,请皇上不要冤枉皇后,所有的误会都由他引起,他愿意承受任何惩罚。

    韩德让提笔写了一半,因为来了客人便停笔出了书房。待韩德让再回来的时候,见耶律凝正坐在他的位置上,看着那封未写完的信。韩德让故作镇定,默默走过去试图从耶律凝手中将信夺走,耶律凝忽却闪身一躲,将信藏到了身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