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暗流涌动-第2/3页
两人见面不免寒暄几句才分别落座。“高大人这是从哪来呢?”萧思温问道。
高勋捋了一下八字胡笑着说道:“我们汉人向来不如你们胜酒力,刚才宴上我不过喝了几杯就觉得头晕目涨,于是便出来吹吹风,不想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萧大人的帐外。听说夫人染病,不知可有大碍。”
萧思温呵呵一笑:“无妨,不过是妇道人家心眼儿窄罢了,劳烦高大人惦记了。”萧思温心里清楚,高勋趁着官员们都在御帐里的时候独自来他找,绝不仅仅是“不知不觉”这么简单,但他只顺着高勋说下去,等着狐狸自己露出尾巴。
“唉,也是难为夫人了。不过,夫人要是想开点,这也是件好事啊。”
“哦,高大人怎么讲?”
高勋将身体微微靠近萧思温说道:“这太平王原为北枢密院密使,如今他远走西北,这官位的空缺自然由您这位北府宰相填补了啊。”
萧思温故作惊讶,急忙摆手说道:“高大人休要乱说啊,圣心难测,这话要是传到皇上耳中,还以为老夫图谋不轨呢。”
高勋轻笑了一声,吹了吹杯中的茶,说道:“萧大人太小心了吧,你我二人闲聊而已嘛。对了,今天三位千金在御前可是光彩夺目啊。我看皇上对你家三小姐有那么点...”
萧思温在心里冷笑,这高勋跟他扯东道西,不知道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虽心里这么想,萧思温表面上却还是一丝不露,苦笑说道:“大人又说笑了,谁不知道皇上与皇后伉俪情深,举案齐眉,这么些年连个嫔妃都未曾纳过啊。”
高勋听罢冷笑一声:“伉俪情深,伉俪情深怎么就生养了一位公主呢?”
萧思温摇头道:“诶,高大人,这宫闱之事就不是你我应该操心的了吧。”
高勋今晚本就是来打探萧思温口风的,见他一直在跟自己打太极,也有些坐不住了,压着心里的气说:“好,宫闱之事我们不说,如若皇位后继无人,那是不是你我做臣子的责任呢?”
萧思温见高勋有些着急,便继续应付道:“高大人也是多虑了,如今皇上正值盛年,那百年以后的事老夫就更操不上心了啊。”
高勋又向萧思温近身,低声说道:“我看不见得吧。宫里传出来的话,皇上现在已经不正常吃饭了,每天都以巫师炼的丹丸为食。我看,时日不多了吧。”
这最后一句话说的实在大逆不道,萧思温立马冷下脸,起身斥道:“我看高大人是真的喝多了,老夫就当你今天没有来过,您请便吧。”
谁知高勋也不示弱,将茶碗重重往桌子上一放,冷笑说道:“都说我们汉人九曲心肠,契丹人爽朗直接,我看萧大人打起太极来,一点也不差啊。我不觉得有什么大逆不道的,历朝历代,立嗣之事都是事关朝野稳定的大事,作为臣子,鼎臣义不容辞。如今,赵王被囚,太平王被贬,萧大人觉得还有什么更好的人选吗?“
萧思温此时已明白高勋今晚所为何事,看他山门大开,倒也想听听他要说什么,于是又回到座位上,不冷不热地问道:“那高大人有何高见呢?”
高勋见话已说开,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接着说道:“下官之见,唯有贤王爷。”
“贤王?”看着高勋放光的双眼,萧思温忽然想起,他可是世宗一手提拔上来的汉官。所以高勋今天来找自己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支持立世宗的儿子贤王为嗣。萧思温脑中不禁浮现出了那个瘦弱腼腆的小王爷。
高勋见萧思温皱着眉头,知道他正在思索,于是马上近前说道:“贤王乃世宗遗子,当年若不是世宗死于非命,这皇位本来就应该是他的。再者,贤王宽宥爱人,勤勉图治,大辽也需要这样一位皇帝啊。”
说罢见萧思温还是一言不发,高勋知道这个老狐狸不见好处是不会表态的,于是他将身前的茶杯向萧思温一推,笑道:“今天三小姐的英姿皇上没注意倒,贤王可是叹为观止啊。贤王有意与令爱结秦晋之好,到时候您萧大人的身份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虽然心里有了活动,但是事关重大,萧思温知道自己不能马上表态,于是他笑呵呵地对高勋说:“高大人今晚的肺腑之言老夫都领受了,只是内人身体不适,老夫还要去照看,就不多留了。很多事情,你我还需从长计议才是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