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婚宴风波-第3/4页
见喜隐在众人面前如此不给自己面子,罨撤葛借着酒劲正想发作,却一转头瞟见了赵王身后那两个面目狰狞的彪形侍卫,心想这毕竟是自己的喜宴,闹翻了也得自己善后,便笑笑说:“赵王兄驻守幽州,功绩累累,兄弟这小小家事,不敢劳烦啊。”
“哼,不见得吧,我再功绩累累也不如你太平王在上京过的舒服快活。看看,这朝中的亲贵大臣可都来给你捧场了,你面子不小嘛。”赵王一手端着酒杯,一边环视着四周,忽地看见了人群中的韩德让。
“小韩大人也在啊,怎么你从幽州回来也不告诉本王一声,这眼里也太没有我这个南京留守了吧。”
韩德让知他有意刁难,略顿片刻,颔首作揖道:“前几日赵王正在涿州巡视,德方得皇上急招,不敢耽误,留下书信一封,没能当面相告,请赵王见谅。”
赵王轻蔑地一笑,继续说道:“哦,对,那几日我在涿州还顺便抓了几百个汉奴。你不是在幽州放了城里的几十个汉奴回去种地么,我正好把数补回来了,这次回京,我还带了一些,就分给大家填充府奴吧,哈哈。”此话一出,宴会上顿时鸦雀无声,众人都听的出来,赵王这话含沙射影。韩德让祖父韩知古本为太祖俘奴,因其善谋有识量,而被太祖重用,官至中书令,儿子韩匡嗣虽然不及父亲,但如今官拜上京留守,在契丹的汉官中,韩氏一族已算是位高权重了。可此时赵王又重提汉奴一事,明显有意嘲讽韩家出身低微。
韩德让双眉紧蹙,正想拱手反唇相讥,却看见远处的父亲摇头向他暗示,便不得不放下双手,无奈地侧过头去。这一幕正被喜隐看在眼里,便更加得意,一口饮尽杯中酒,说道:“今天是个好日子啊,前儿个我抓了一个汉人教书先生,他给我说了一个谜语,我觉得挺有意思,大家不妨一起猜猜,图个乐啊。”罨撤葛巴不得赶紧转了话题,好把这眼前的气氛缓一缓,听赵王要猜谜语,便笑着应和:“好啊,这猜谜语最有趣了,可别太难啊,我可是个粗人。”
喜隐素来瞧不起这个庸庸无为的太平王,也不理他,摇头说道:“谜面是‘一半儿难当,一半难成双’,打一字。”这谜面一出,刚热闹起来的宾客们又陷入沉默,只因这谜面简单,众人都猜得出谜底,却谁也不愿说。几个汉官们更是个个面色铁青,明知赵王借谜语骂人,却也不敢发作。
“呀,这是在骂人啊。”半晌,只听一个女子清脆的声音在席间响起,喜隐闻声转过头去,正看见萧燕燕一脸惊讶的表情。
喜隐本以为无人接谜,只好自说自话,看到一个俏皮可爱的小姑娘猜出了答案,也高兴让她说破:“哦,看来这满堂的朝廷重臣,还不及一个小姑娘聪明,那你说说这是在骂谁啊。”
萧燕燕瞥了一眼身边一脸不解的韩德让,鼓起勇气说:“这当然是在骂赵王你啊,骂你是奸人、奸臣啊。”此话一出,宾客们一片哗然,皆窃窃私语。一旁的鹦哥担心地忙拉住萧燕燕的衣角,向她使眼色。
喜隐一听话锋不对,正想发怒,转念一想对方是个乳臭未干的丫头,犯不上动气,便冷笑道:“小姑娘啊,不知道就不要乱说,乱说话是很危险的。这谜底明明是个'奴隶'的‘奴’字嘛,怎么成了骂本王啊。”
萧燕燕故作一脸疑惑,接着说道:“怎么会是‘奴’字呢,你们看,这‘一半儿难当’,是一个‘女’字。‘一半难成霜’,‘霜’上是个‘雨’字,也就是水啊。”听到这里,一旁的韩德让已经明白,不禁低头浅笑。只听萧燕燕接着说:“那‘难成霜’就是没有水喽,没有水就是‘干’啊,那一个‘女’子加一个‘干’字,不就是‘奸’吗,这不就是骂赵王你是奸人吗!”
众人间传出窃窃笑声。角落里,一个面如冠玉的男子向身边的同伴问道:“你可知这女子是谁?”
那同伴也风流飘逸,轻笑着说:“她是北府宰相萧思温的三女儿,萧绰,上京城里有名的美人。”
男子的眼中放出光,喃喃道:“庄子《逍遥游》里说‘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萧绰,果然人如其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