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鱼篓-第2/4页
    
        郑意想要编的那种放在河中直接用来捕鱼的鱼篓有个学名,叫做鱼筌(quan二声),是一种非常传统的捕鱼工具,成语‘得鱼忘筌’,说的就是这个工具。
        郑意之前在视频中看到的,其实人家是用竹子编制的,所以这个工具最佳的原材料其实是竹子,但之前郑意问过他们,发现他们也并没有见过竹子。
        这就不好办了,竹子本身是空心的,而且韧性和强度都不错,郑意除了想用它来做鱼筌。
        其实更加的想用他们来做水杯竹筷,还有一些家具。
        如果之后再找不到竹子的话,那也只能用木头来做她的餐具了。
        虽然郑意不知道正宗的鱼篓是怎么编的,但是还是知道鱼篓的样子的,用藤筐的编法应该也可以做个差不多的。
        郑意再次来到后山,后山的藤已经被砍了一大片。
        适合做藤筐的藤条都被特意挑走了,剩下的一些较为细长的藤条,倒是正好便宜了郑意。
        收集好需要的藤,返回山洞,郑意开始尝试编制鱼篓。
        鱼筌是一个上宽下窄的结构,就是身子窄,开口大。
        这里的鱼不小,所以相应的鱼筌也要做稍微大一些。
        前面倒好说。郑意将他的身子变成一个梭子的形状,编制的过程中缝隙没有封的太小,这样可以让一些小的鱼逃出去。
        之后就到了这个工具最重要的开口部分,开口要大一些,但是进口的地方需要布满尖竹片做好的倒刺,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小关卡’,堵住鱼的出口。
        可惜目前还没有找到竹子,那么现在自然也无法用竹片做倒刺,不过用这些带着叶的细软藤条,应当也是可以起到一样的作用的。
        “终于完成啦。”郑意擦了一把额头上冒出来的汗。
        起身先把那些制造出的边角废料收拾干净,用鱼篓捕鱼不是马上就能成的。
        不过现在把鱼筌固定好,明天早上正好去收鱼筌。
        郑意将鱼筌整个拿起来,长度大约到了的腰的地方,看上去非常的大,一定可以捕不少的鱼。
        那么现在工具已经做好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郑意扛着他的鱼筌来到了湖边看着平静无波的湖面,有些犯愁。
        使用鱼筌,需要把它固定在河流狭窄湍急的地方,随后利用水流将鱼赶到鱼筌里。
        看来鱼筌不适合放到这里,不过郑意记得之前她在山上看到的很多河流分支,那么湖的上游应该是有河流的吧?
        郑意沿着湖岸往上走,走了一段时间,果然听到了水流的声音。
        不过找到了合适的地方,郑意并没有急着去寻找放置鱼筌的地点,而是开始在岸边寻找大石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