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晓窗玉树惕相思 秦晋梦园夜笙歌-第6/8页
顺治嚷嚷着困了,便去隔间的踏上小憩。同班的宫女赶忙上前伺候着跟了去。我便走向炕边去收拾棋盘...
这是?我微皱了一下眉,伸手拿起安郡王位置上蒲团旁边的一环青玉佩。
倒也不算是特别名贵的玉佩,只是上面雕刻的明月青松着实不俗。我看着那玉佩,心念一动,转而放进自己的怀里...
是从何时开始的呢?晚间下值回到住处,趁着没人我拿出那个玉佩来端详着。
是从宫外为数不多的见面开始的吧,是看到了他的温文尔雅,器宇不凡,与当今的满洲男子有着不同的清雅之风...
那双清亮的眼眸,或淡然,或玩味,或慵懒缱绻...甚至就连生气也不过是微蹙着眉...嗔怪着却似乎并不大在意。可是,漫不经心,却掷地有声。
只是我向明月,明月却向云端之上。所以我一直控制着自己,理智冷静的去对待安郡王。我一直信奉那句话,战胜敌人很容易,不容易的是制伏自己。所以我一定要做一个可以制伏自己的人。制伏自己的相思愁绪,不许其出现扰我清静。
我不会自讨苦吃,更不允许自己成为笑话,也不会和别的女子一样,为了争得男子的青睐或者怜悯而面目狰狞。
明月无情不顾我,我便将心向清风。
好容易挨到了月末的良辰吉日,我和同班的宫女跟着吴良辅外带两个小苏拉,准备着出宫事宜。
清代王爷贝勒们结婚,和人们想象的不太一样。婚礼是在晚上举行的,因为满族有新娘坐财的习俗。起初婚礼是在白天,后来因为新娘需要坐在洞房的婚床上一天一夜着实辛苦,就把婚礼改在了晚间。不止如此,还将就“两而”“两不”,既壮而无声,繁而有序。不从习俗和不近人情。
壮而无声,是迎亲的队伍该带的物什都带齐,只听得三声开道锣响起,然后十分壮大的随行队伍路上却是静默无声的。我猜,或许是王府结婚都在内城,而清代北京的内城都住着皇亲国戚和旗人等,晚间结婚再吹吹打打,怕扰人休息。故而也是繁而有序。
不从习俗不近人情就更有意思了,因为婚礼在晚间,所以来道贺的宾客都是吃过了晚饭才来到王府,故而既无丰盛佳肴,也没有名酒喜棚,只是准备一杯香茶,谓之“清茶恭候”。
别说是我们这些去赏东西的,就是那些个宾客以及随行人员都没有什么好酒菜可以吃到。
当然啦,凡事皆有例外。比如博果尔这样身份的贝勒,自是不会让宾客饿着肚子回去的。更遑论还有从关外赶来至贺的,自是会安排住处好酒好菜的招待。只不过就不能称之为喜宴了。
因为不从习俗不近人情,我还高兴的跟什么似的,被吴良辅取笑了一番,当然在他知道我是去看乌云珠之后,便也不在说什么。只是同行的另外一位宫女没少抱怨,“真不知你是怎么想的!喜钱没有,席面也没有,半点儿油水都捞不到的苦差事,你偏要抖机灵去接!自己一个人去便罢了,偏带累了我!”
我自是陪着笑脸,应付了过去。给闺蜜送祝福要紧。
博果尔的府邸应该是距离皇宫最近的了,在宫里就听说贵太妃是极为疼爱这个儿子的,加之太后对贵太妃也很尊重,所以无论是什么都给博果尔最好的。当然,除了权利和名位。
因为是奉旨去的,贵太妃博果尔赶忙出来。乌云珠因为要坐财加之又是女眷所以没有出来。贵太妃便和博果尔一起跪下接受恩裳。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贵太妃,灯火辉煌下,只见身量纤细高挑,秀发如墨,映衬着那张瓜子儿脸更加的雪白细腻。丹凤眼,小巧的鼻子,樱桃般的唇。眼波流转间轻启朱唇,只见齿如含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