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时间



    南宋那边,虽然在第一时间并不知道是谁在汴京闹出了如此大动静,但是这并不妨碍那些猴精的谈判人员利用这件事情,来抬高本来预设好的要求上限。

    南宋跟金庭的这场旷日持久的和谈,是在一边打一边谈的情况下进行的。当南宋的军队占据上风的时候,谈判席上,南宋的臣僚自然也是趾高气昂。

    而当金国在战场上挽回了劣势,或者小小的打击了一番南宋军队的嚣张气焰,那作为金国的使臣,自然也有更多的底气跟南宋杀价。

    光光这一场谈判,即从1214年的秋天,谈到了1215年的春天,最后终于因为两国再也扛不住自己国家的因为战争对国家元气的损耗,各自让了一步。

    金庭向南宋称臣,重新划定边境线,就以如今南宋军队占领的地域为新边界,每年金庭向南宋朝贡,具体金额就参照南宋以前的岁币制度。

    这样的谈判结果,对于南宋来说,自然是狠狠的扬眉吐气了一番。所谓的报复,最痛快的不就是把自己受到过的伤害,原原本本的让对方也受一次吗。

    所以,面对这样的结果,南宋的臣民中,除了那些非要钻牛角尖,要直捣黄龙的那一小撮固执份子之外,都是相当满意的。

    就是本来担心,会因为自己的妥协,而被苛责的宋宁宗也是大大的舒了一口气。

    如今的他,这一场大战下来,又有这么旷日持久的谈判,本来不到五十的他,已经是满头白发了。

    赵茵萝跟韩皇后,屡屡劝诫他不要因为国事而耽误了自己的身体,可宋宁宗却是笑笑。古往今来有几个帝王能在自己的在位期间,能做出像他这般的事业的,如何不让他全力以赴的投入。

    那种指挥全局,掌控两国生死的权力,也足够让宋宁宗愿意付出提前衰老的代价。

    权力的美妙,掌控一切的**,是所有人都无法戒除的罂粟。

    看到这般摸样的宋宁宗,赵茵萝非常识相的将手中本来基本算是宋宁宗自己给的权力,都一点点的还了回去。

    赵茵萝自幼就爱读史书,他了解此时的宋宁宗对于权力的掌控欲是多么的执着。

    如果在这个时候,有人胆敢跟他分享权力,那么这个人必将死无葬身之地,哪怕这个人是他的至亲骨肉。

    也许是忌惮那些在这场大战中立功的文成武将,宋宁宗以各种名目提拔了一批没有根基的内侍官。

    这些人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胆大妄为,敢于直接指出任何一个,不管官职大小的朝臣的错漏。

    就算是最细微的上朝时服饰的细微不同,他们也会直接在朝会上检举,丝毫不留情面。

    ……

    宦官的权力,其实都是皇帝自己权力的延伸,历史上那些重用宦官的朝代,没有一个不是因为权臣权力过大,或者是因为外戚尾大不掉。

    他们不过是皇帝搬出来制衡朝中其他势力的杠杆而已,没有皇帝的支持,他们这群人,不过是小丑而已。

    宋宁宗之所以要用这些人,无非也是担心,那些在这场战役中立下了奇功伟业的文臣武将,会居功自傲,会生出一些不该有的心思。

    他自然也知道,启用宦官会给他带来一些不利的名声,毕竟这些人说白了就是他的家臣,不能算是真正的朝臣。

    而且汉朝的十常侍的教训,也深深的被人忌惮着。

    别说其他,在宋宁宗刚着手的时候,礼部的所有大臣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开始抗议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