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开封地震了
张方生说“这个事情我也问过刑部的人,他们说不告诉你是为了你好,如果你提前知道了,你会很为难的,至于什么原因他们没说,我也不好多问了。”
吴强华说“难怪这几天没有看见郑为融了,我以为他这几天是被开封直隶州知府王博远叫去办事了。这两天好象也没有看见知府王博远?”
张方生说“两天前直隶州知府王博远已经被刑部传到北京去了,郑为融羁押在郑州府里。”
吴强华说“我想直隶州知府王博远可能没有事情,最大的可能是被郑为融蒙蔽的。”
张方生说“很难说,道听途说知府王博远的老家,去年盖起了大宅院,三进三出,很有气派。郑为融更是既买田又造房子。”
吴强华说“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就无法帮他们了,直隶总督任伯源正在抓廉政建设,抓贪赃的官员。”
张方生说“如果直隶州知府王博远真的没有涉案数额,仅仅是领导失职,错用了人,也极有可能不会有事,最多是降职处理,刑部里他是熟门熟路,原来是指定他未来是要到刑部里去任职的。”
吴强华说“知府王博远老家盖房子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很难说了,希望他能好自为之吧。按理来说老家盖房子也在常理当中,但这个时候造三进三出的大宅院,要建也不是时候啊,失去了理性啊。”
“知府王博远是不是真的在老家盖房子,刑部的人没有对我说,也不可能对我说,但愿是空穴来风,没有这件事情。不过这事很快就知道了,刑部和户部的人一到开封州府来,肯定会来找你谈的,应面对的还是要面对的,应回避的,知州大人你也尽量回避,朝廷的耳目众多,注意保护好自己,是非面前没有什么功劳可言。”吴强华和张方生散步了一段时间,天已经黑了,两人就离开了州府的后花园。
到了第二天的中午,刑部,户部来人到了吴强华的房间里,没有对他说直隶州知府王博远的事情,递过来一份吏部的公文,让他到北京去,向康熙皇帝述职。
户部的人让他马上就出发,马车已经在门口等着他了。
吴强华想带一些资料去,户部的人让他什么都不要带。人去就行了。
吴强华本来还想问一些事情,看这阵势也说不说了,任何人都没有去打招呼,就走到了大门前的马车上,离开州府去北京了。
驾车的人也是户部的,不认识,也不招呼,一路直奔去北京的道上。
吴强华到了北京吏部,吏部侍郎把他带到了皇宫保和殿,吴强华已经来过一次了,知道康熙皇帝就在里面,一个跨步走进宫殿中,头也不敢抬,双膝下跪“恭敬皇上圣安。”
康熙皇帝从宝座上走了下来,对他说“爱卿,看你比上一次来的时候憔悴了许多,爱卿用心了。开封府各界人对你的评价很好,开封府不仅为河南开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局面,就连周边的地区都已经纷纷地仿效了河南的经验。朕这次把爱卿叫到京城来,就是想看看爱卿,爱卿上一次的建议,南书房的人都称赞爱卿的高瞻远瞩,要收服汉人的心,就从南京祭拜朱元璋的陵墓开始,朕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也就是近年的事,乘此次机会也想到南方去走走。朕看爱卿好象还不知道开封府出现的官员贪墨一案,具体案情刑部和户部的人肯定都没有向爱卿提起过。开封北乡财主侵占国家公田案,直隶州知府王博远罪责难勉,知府一职已经免去了。”
康熙皇帝把吴强华心中的疑虑说开了,在皇帝面前哪能有自己说话的份,只能是听,除非皇上问自己。但他听出了康熙皇帝的言外之意,直隶州知府王博远罪责难勉,而不是罪责难逃,没有涉及贪墨,是负一个知府的领导责任,用人不当的责任。知府一职是免去了,而不是撤职查办,看来王博远降职已经在所难免。他不敢猜测皇帝的想法,猜测皇帝的意图也是犯罪的,这是直隶总督任伯源告诉他的,在皇帝面前只能是听,不能说不,错等否定的词语。康熙皇帝还有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