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信仰与鬼神



    人世诸多玄奇。

    这世间,大道多解悟,乾坤晦涩,即便是仙佛都不能说能将之参透。

    其中尤有二者,最为难懂。

    功德,以及……信仰。

    天地规则之下,若想踏足仙道,灵台慧根不可或缺。

    但只论长生,诸法可求。

    苏玉与刘应所说的,便是其中的信仰之门。

    “人间有玄牝,是谓天地根。”

    此世四条长生修行体系——佛、道、武、鬼神。

    前三者不论,但最后一条鬼神之道,与尘世信仰最为息息相关。

    诸如山神、土地,一域城隍等,世间鬼神的数量比佛道武加起来都要多。

    身有慧根,死后可成鬼神。

    但成鬼神者,并不一定需要慧根。

    其中关节,就要谈及那玄之又玄,难以清楚言说的功德与信仰之力了。

    在苏玉如今所具备的所有手段中,信仰是最为神奇且难懂的东西。

    “慧根,是沟通众生与天地大道的桥梁,是开启乾坤神藏的钥匙。”

    “不具慧根,别说是求仙问道,就连人间处处不在的灵韵精气都难以察觉,更别说纳之入体,踏临修行了。”

    “然,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

    “信仰,便是无穷岁月以来,众生找到的另一把钥匙。”

    苏玉看着刘应,语气轻缓,但说出的内容却振聋发聩,即便是井禾观的开派祖师来了都得骇然。

    “简单来说,只要有足够的信仰,即便是普通的凡俗,也可借此推开大道的壁障,以鬼神之躯步上长生的路途。”

    “但有得自必有舍。”

    “鬼神无身躯肉壳,即便长生久视,看尽沧海桑田,终究不是完整生灵,无法叩开最深处的大门,终极一跃,成为仙佛之尊位。”

    说到这里,他忽的顿了顿。

    刘应也在此此时开口,语气既激动又有几分疑惑:“既然都已经长生了,那不就是仙吗?”

    闻言,苏玉摇了摇头,渐渐沉默了起来。

    这世间众生芸芸,不同的认知就好似茫茫瀚海中的一座座孤岛。

    即便彼此相望可见,但终究不在同一个反向。

    他不知道人间万千求道的修士心中是如何想的,但在他的认知里,长生与成仙,根本就是两码事。

    思绪不同,也不必过多倾述什么。

    苏玉没有回答刘应的话,而是继续谈及起信仰之道来。

    “你祖上的水泊镇土地,以及白堤城曾经的司马城隍,于阳世时,都是不具慧根的寻常人。但他们死后,却可以信仰铸就金身,踏上鬼神之路,问道长生……”

    他看了过来,缓缓问道:“鬼神虽也是生灵,甚至比之寻常修士更容易长生。

    可阴阳相隔,走上这条路后,注定不会在人间久留。

    于凡俗眼里,更是与死无异。

    你确信自己想要的是这种长生之法吗?”

    听后,刘应在此刻不禁默然。

    见他还没想好,苏玉手里拐杖轻轻一点,山势随之变幻,待后者回过神来时,已经是站在了水泊镇外的泥沙土路上,离开了羚羊山周边。

    一句悠悠话语在他耳边响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