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第四怪谈(二)



    第四节课的时候,刘旺才被宋心琪开车送回学校。

    这节课是体育,还像往常那样,体育老师又请了假,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并没有任课老师来占课。

    同学们都很兴奋,六月的天气即使在北方也很炎热,没有谁会愿意这个时间去操场顶着毒辣的太阳。

    在教室里安静的上自习?

    显然,是不可能的?

    同学们都在安静的“对答案。”

    其实就是偷看电影。

    因为没有经过老师允许,他们也不敢光明正大的看。

    而是打着“对答案。”的名义,一边在多媒体上投屏答案页面,另一边用分屏小窗看着小电影。

    教室门口处则是轮流站岗,装出一副班委在监督自习的样子来回转悠。

    一但发现有非学生生物靠近就会立刻打出暗号。

    而手掌鼠标的同学心领神会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事切换成某学科答案页面,一招瞒天过海。

    其实高一的时候大家也不是这个样子的,那个时候从初中到高中猛地来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学校。

    不少人还是很收敛的。

    当时高一有十四个班,共计人数在一千左右,分为四个实验班和十个普通班。

    1到4班是实验班在北楼东侧的长廊里,其他班则分布在中部长廊和西部长廊里。

    能有幸来到实验班的统统是中考四百分以上的,那时候中考满分六百,三分之二的分数也勉强算是极格。

    往后的日子学不学的吧,至少有点底子,能学明白,也就不会成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

    不久后学校采取了教育改革,但很失败。

    这次改革名曰为“走班”,也就是全年级分为A,B两组,A组一到七班,B组八到十四班。

    每组统一固定上同一学科的课程,按照单科成绩排名来分配学生,类似于大学那样的,除了私人物品在本班教室外,上课的教室是不一样的。

    就比如说杨情深英语课在六班教室上,而数学课就在五班教室上,而自习的时候依然回二班。

    当然如果单科成绩够好的话就有机会去一班听课,班级不同老师讲课的难易也有所不同。

    学校本来初心很好,让同学们都能按照自己的程度,学到适合自己的知识,不至于听不懂,也不至于被托后腿。

    但真正实施起来之后,各种串班现象层出不穷,因为不是本班的老师,而且每次考试后都会重新“洗牌。”

    导致老师连班上的学生都认不全,任课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度也不咋地。

    没有惩罚措施,而且因为不熟悉所以老师基本上都是他讲他的,学生们在底下自己听自己的,互动几乎为零。

    一段时间后,全年级成绩集体下滑正式宣布了改革的失败。

    直到后来年级部主任组织了一次分班测试,当时舞弊成风,很多问题学生做弊进了实验班。

    基础不扎实,也缺乏毅力和耐心,实验班的进度自己又跟不上,久而久之,唯一的乐趣方式就是和老师斗智斗勇,找麻烦添乱了。

    那种刀尖上舔血的感觉会让肾上腺素分秘加快,从而进入一种极度兴奋的状态。

    自那之后原本平平无奇的东廊厕所也是时常“烟雾缭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