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规模-第2/2页



    能赚钱,就扩大生产规模赚大钱。

    这又有什么不对呢?

    然而朱樉闻言,却是笑着摇了摇头道:“掌柜,你话实在是欠考虑啊。”

    “我看印刷作坊的规模,维持原样就好了。”

    这话,可把掌柜给说懵了。

    有钱不赚?不应该啊!

    望着掌柜诧异的眼神,朱樉也是微微一笑,冲着掌柜道:“既然如此,那我问你,这四书五经一般人会买几次。”

    “自然是买一次。”掌柜闻言,也是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毕竟现在,书籍的价格实在是居高不下。

    就算是朱氏书局新推出的便宜书籍,一套也要一两银子。

    这一两银子,怕是普通人家一到两个月的收入了。

    所以对明朝人而言,一种书,一辈子买一次也就够了。

    甚至,这书还将会作为传家宝,被一代一代的翻阅下去。

    直至纸张泛黄,再也辨认不出原先印制的字迹,这书的寿命才会走到尽头。

    听着掌柜的回答,朱樉又随手喝了口茶,笑眯眯的问道:“那你继续说说看,从最乐观的角度看,大概会有多少人来买我们的书籍?”

    掌柜思索片刻,谨慎的答道:“草民以为,最多会有两万人来买我们的四书五经。”

    “应天城中,读书人满打满算,大概也就三千人。”

    “这其中,还要刨除那些家中已经有藏书的人。”

    “毕竟那些书香门第出身的大少爷,可不会稀罕我们这低价书。”

    “所以依草民估计,能来买书的人最多也就一千人左右。”

    “再加上周围州县的读书人,最多两万人干来买书就顶天了。”

    “毕竟书籍沉重,这路上的运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要是太远,这路上的路费就反倒比书籍的价格还高了。”

    “那些远地方的人,还不如直接在当地的书局买书来的便宜。”

    不过掌柜说完后,仍是没理解朱樉问他这话的用意。

    望着掌柜仍旧迷茫的眼神,朱樉也是微微一笑,循循善诱道:“那咱们就依你的假设来估算。”

    “这两万人虽然会选择来我们这里买书,但这买卖却都是一次性买卖。”

    “毕竟没谁会吃饱了撑,买两套四书五经回家。”

    “所以,你可别看现在书局的生意红火。”

    “等到这两万人买完了书回家,又会有谁来咱们店里买四书五经呢?”

    掌柜的闻言,瞬间一个激灵,恍然大悟了。

    对啊,他可真傻,他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层呢?

    买了一次,那些人还会上门买第二次吗?不会了!

    等这一批人潮过了,书局门口怕就又要门可罗雀了!

    这下,掌柜也是急了。

    对着朱樉,掌柜连忙纳头就拜:“太子殿下,您神机妙算,您可千万要救救我们书局啊!”

    “不知等这批买卖高峰过了,我们书局该如何是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