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球脉动理论-第3/3页
正在扩张的海底
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获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地质发现,这些发现积累了越来越多的不支持地球膨胀论的证据。最关键的是发现了海底正在扩张,这一发现说明了整个海底每隔2亿年左右就会循环再生的现象。
地质学家发现,海洋中脊处的板块会相互分离,因此就出现了萨普在大西洋中脊发现的裂缝,在板块分离处就会形成新的海底。裂缝区域的分离所产生的力量引起地壳断裂,喷出的熔岩填满了裂缝,熔岩被低温海水冷却后凝固在海底,形成玄武岩,一部分全新的地壳就形成了。
之后,新的海底往两边均匀地推开山脊上密度较大的现有岩块,在地球表面的海洋板块之间漂离得越来越远,直到最终被海沟吞没或撞到海岸上。当板块相撞之时,一个板块会滑动到另一个板块下面,熔化成地球内部的物质。科学家认为,自从侏罗纪时代,一片相当于太平洋大小的水域独自潜没于美洲大陆之下,这也是那里的海底较为年轻的原因。
即使在发现海底扩张现象之后,一些支持地球膨胀论的科学家仍然坚定不移。尽管凯里一直认为大陆漂移理论是正确的,但是并不支持海洋消失的观点,他喜欢大声呼喊:“潜没论是错误的!”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凯里和几个其他倡导者仍然继续高举地球膨胀论的旗帜。当时,科学家们早已广泛接受了板块构造学说,将其当作对地球自然史的解释。
“凯里是成果最多的地球膨胀论支持者,他认为地球膨胀论在已知的物理学范围内是无法解释的,有朝一日总会有一项关于宇宙的科学新发现问世,到那时就可以解开这个谜团了。”
地球膨胀论是正确的,凯里说的没错,我统一了所有力,找到了地球膨胀的原因:太阳系引力变小,地球引力变小。在太阳系运行到近银心点的时期,太阳系引力最大,地球引力最大,为现在的4.8倍。而在太阳系运行到远银心点的时期,太阳系引力最小,地球引力最小,现在第四纪冰川期就是太阳系运行到了远银心点。太阳系围绕银心公转周期是1.5亿年。所以,从近银心点到远银心点,地球7500万年膨胀,从远银心点到近银心点,地球7500万年收缩。在地球膨胀中,大陆分离,海底扩张。在地球收缩中,大陆聚合。这个周期是1.5亿年,整个海底每隔1.5亿年左右就会循环再生。
所以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都是因为地球膨胀。而地球膨胀的原因是太阳系引力变小,地球引力变小,从近银心点处4.8倍引力变小到目前远银心点处的1倍引力。
而当太阳系引力变大,地球引力变大,从目前远银心点处的1倍引力变大到近银心点处4.8倍引力时,大陆聚合和海底收缩,这就是所谓泛大陆时期。
所以,泛大陆聚合和分离周期是1.5亿年,即一银河年。
这样,地球膨胀和收缩(即地球脉动)、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理论都是对的。
太阳系引力变小,地球引力变小—地球膨胀—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泛大陆分离;
太阳系引力变大,地球引力变大—地球收缩—大陆漂移、海底收缩—泛大陆聚合。
太阳系运行到近银心点处,地球引力变大到现在的4.8倍,地球收缩,大陆聚合形成泛大陆。
太阳系运行到远银心点处,地球引力变小到现在的1倍,地球膨胀到现在的大小,泛大陆分离形成现在离散的状态(现在太阳系就位于远银心点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