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突如其来-第4/5页
没错,在蓝玉的想法中,也只有朱元璋有这个能力这么帮他儿子。不管是让哪位名将编出一套多兵种配合的阵法,又或者干脆是朱元璋本人编出来的阵法,都是很有可能的。
可是,才三个月的时间,那燕王能把复杂的多兵种配合阵法练好了?
说真的,蓝玉还是有些怀疑的。
至于目前来看,那燕王的手下也是一幅精锐的模样,队伍整齐,行进中丝毫不乱。可是,对于这些,蓝玉更多的是把这个归功于这些军士原本就是从天子近卫中挑选出来的原因。
等一会,回头开始比试的时候,是骡子是马,就能清楚了。
蓝玉正在想着时,忽然,就听到有动静传来,转头一看,却是皇帝领着一班文武重臣到了。更让他震惊的是,有些原本在外面领军的开国名将,竟然也来了。
这不,在朱元璋的身后,文官方面,并没有出人意料,跟着韩国公李善长,宰相胡惟庸,原左御史大夫,刚在前两天升为右宰相的汪广洋等等。
但是,在武将这边,却见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这几位大明国公竟然也到了。当然,其实还有一个国公,就是郑国公常茂,不过被蓝玉这个舅舅无视了。
蓝玉震惊的是,这几位国公,该是都在镇守边疆,防备残元余孽侵犯边疆的,怎么就来了呢?
他们来了,那边疆那边怎么办?
事实上,不止蓝玉震惊,但这几位国公一出现的时候,很多人事先压根不知道,一个个都和蓝玉一样震惊。
甚至有眼尖的人,还看出魏国公等人,似乎有些疲惫,指不定是快马赶回的。
一时之间,文武百官纷纷好奇,心中想着:到底是什么事情,竟然让几位国公如此匆忙刚回来?
他们压根没想到,这几位国公,有可能是专门被朱元璋叫回来看这个比试的。
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燕王和驸马的组合,压根不可能是蓝玉的对手。
也就是宰相胡惟庸,有些狐疑,想到了这方面。
因为他是大明宰相,军国大事,全都是要经过他的手,然后呈送给皇帝的。有没有发生什么大事,以至于要让镇守边疆的国公重臣赶回来商议,他是最清楚不过的。
很显然,没有,至少胡惟庸不认为有什么事情能让这些国公离开镇守的北疆赶回京师。
要知道,这个时候,从大明的西南、西部、西部、北部、东北等地,全还是前元控制着,并且兵力雄厚,万一在这些国公名将不在的时候打进来怎么办?
胡惟庸也是今天一早去紫禁城等皇帝一起过来的时候,才发现这几位国公到京师的。
这不,此时,他随朱元璋登上了点将台,站在文官一侧时,那眼睛就一直瞧着对面的几个国公名将,然后还转头看看燕王,心中很是嘀咕。
看这架势,好像燕王肯定能赢一样!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以胡惟庸对朱元璋的了解,那还真有可能让这位开国皇帝,冒着边疆被前元军队攻打的风险召回这些国公名将来看这场比试。
原因很简单,一如胡惟庸想要更大的相权一般,这位开国皇帝对权力的渴望,他也是非常清楚的。召回这些国公名将,让他们看看,皇帝的儿子,带兵打仗的能力有多厉害,才十六岁就能打败军中宿将!
这是一种示威,无声无息,却能让皇权声势大振,压着这些国公名将不敢有任何异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