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一路惊慌-第4/6页
“操你娘的,你又不惦记着‘滑’了?”传灯咽下最后一口馒头,呱唧呱唧地吃米饭,“我可告诉你,我是真看好皇军了,我不走,我要跟着皇军吃大白馒头,吃小米干饭。”
喇嘛红了脸:“随便说说你还当真了……七哥,咱们还是得想办法‘滑’,小鬼子这不定是闹什么妖呢。刚才我听几个汉奸嘀咕,好像鬼子要把咱们拉去什么研究所,估计没他妈好事儿。闯荡江湖的时候我听说过,牡丹江那边有几个兄弟被他们抓去什么研究所,大卸八块,连尸首都没了呢……”传灯出了一身冷汗,含在嘴里的一口米饭咽不下去,一用力,生生卡在嗓子眼里,眼泪都憋出来了。
“七哥,我想好了,反正暂时咱们是走不出去了,干脆我跟你一起等机会,”喇嘛说着,瞥了麻脸汉奸一眼,“你跟他说话的时候我听见了,我也听出来这家伙是咱们那一带的人,古语说得好,是乡亲三分亲,咱们不如这样……”蹲过来,把嘴凑到传灯的耳朵边,轻声嘀咕。传灯不住地点头。
“你们两个在那儿嘀咕什么呢?”麻脸汉奸一摇三晃地踱了过来。
“没嘀咕啥,”传灯冲他呲了呲牙,“我这个兄弟想家了,跟我唠叨他娘做的大肉包子呢。大哥吃了?”
“吃了,”麻脸汉奸左右看了看,提一把裤腿蹲下了,“兄弟是青岛人?”
“是,沧口那边的,下街。大哥好像也是青岛人吧?”
“嗯。离你们下街那地方不远,按说咱们还是邻居呢。我是大马路那边的……来关东好几年了。”
“大马路那边的?”传灯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咱们还真的是邻居呢。我姓徐,我家开了个大车店,我爹叫徐正义。”
“徐正义?”麻脸汉奸搓着头皮想,“徐正义……是不是以前收养过两个日本孩子的徐正义?好像听说过……”
传灯抓住时机紧跟一句:“对。说起来我家也算是跟皇军亲善呢,就像大哥一样。”麻脸汉奸愣怔一下,苦笑道:“我不敢跟你们比……其实我也是没有办法。起先我在旅顺口扛大包,后来当了巡警,积攒了几块大洋想回家,结果在路上被胡子给抢了,正好那时候皇军招人进山剿匪,我一怒之下就参加了皇协军,一直干到现在……唉,算起来,我来东北已经四个年头啦,也不知道我老婆在家怎么样了……”
传灯忽然感觉这事儿有些蹊跷,莫非这个人就是王寡妇闯来东北的丈夫王麻子?不禁问道:“大哥是不是姓王?”
麻脸汉奸猛地抬起头来:“你咋知道?”
传灯刚想说话,喇嘛拽了他一把,接口道:“他瞎猜的。大哥,给皇军当差,一个月能赚不少饷银吧?”
麻脸汉奸颓然叹了一口气:“别提了……有钱的话我早就回家了。兄弟,回我的话呀。”
喇嘛说:“难啊……谁不想回家呢?可是没有盘缠,就得要着饭回去,那得多长时间呀,少则一年半载,多则三年五年。”
麻脸汉奸不理他,依旧瞪着传灯看。
传灯索性横了横心,张口就来:“我认识大马路那边的一个大嫂,大嫂说他的丈夫姓王,在家排行老三,好几年前就闯荡来了东北……”
麻脸汉奸蹲不稳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兄弟,那就是我老婆呀……”慌乱地瞟了四周两眼,“不能跟你说了,一会儿上车再说。”
传灯的心有些踏实,看来有门儿,尽管说不上来具体门儿在哪里,可是传灯隐约有这个预感,我跟喇嘛会“滑”出去的。
吃了饭,大家在一阵枪栓的哗啦声中走出了食堂。在院子里,一行人又被绑上了,这次绑得轻快,只将手绑着,一个一个连起来,十几个人连成一串,就像串成一串的蚂蚱。传灯的后面串着的依然是喇嘛。出了院子,门口三辆卡车的挡板已经放下了。三串人分别上了三辆卡车,挡板接着上好,每辆卡车上站上去五个汉奸。传灯惊喜地发现,王麻子在自己的这辆车上,心颤颤的,嗓子麻痒得直想唱歌。
卡车开动起来,后面跟上了一辆三轮摩托车,车上架着一挺牛腿粗的机关枪。
卡车沿着白茫茫的路面飞驰,眼前的村庄越来越少,到处都是连绵的群山与压满积雪的树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