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第3/5页
屈原笑道:“王上这点诚意怕是难以打发叛军。”楚怀王也是不耐烦,说道:“这样,纫兰,靳尚之事,全权委托于你,寡人准你便宜行事之权,你为寡人的使者,全力操持叛军事宜,护持寡人面子,不损大楚国威,便可。”屈原拱手道:“遵王令。”说罢便要退了出去,楚王看着屈原,说道:“秦人已经挥师东来,寡人派遣景翠为将,前去抵御,如何?”
屈原思虑了一会,说道:“景将军确是最佳人选,督令粮草,臣以为昭睢便可。”楚怀王露出了笑容,说道:“依你,楚国内忧外患,还好有纫兰啊。”屈原躬身道:“王上抬举了,为大楚做事,屈原义不容辞。”楚怀王哈哈大笑,“装什么装,乐开花了吧,去吧,寡人等你好消息。”屈原笑嘻嘻地便出了王宫。
庄趫带领军士一路进逼郢都,攻下郢都的门户—蓝田。庄趫长期与唐昧协同作战,在楚军之中威望甚高,因此一路攻来,基本也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副将菜和一开始还嘟囔,一点也不过瘾,被庄趫狠狠地骂了一顿,“楚国人打楚国人,说出去,被人笑话,我们是来给唐公讨公道的,不是来掠夺钱财的,没有抵抗,那是好事,说明唐公之事,众多民众心中很不满,我们也是顺民意而为。”此言一出,再也没有人再来打搅庄趫,倒是很多民众,自发加入庄趫队伍,庄趫的叛军也就一路高歌猛进。
屈原得到王命,命人将靳尚绑缚在马车上,围观民众纷纷出来观望,尤其是平日里收到靳尚荼毒的妇女们,全然不顾及靳尚的呼喊,将手中的瓜果齐齐扔向了靳尚。“靳尚大夫,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就是郢都民众,他们的眼睛是雪亮的。”靳尚将头扭向一侧,不理睬屈原,
“看那,是巴人们,他们在唱歌。”屈原远望,看到郢都大道上,数百巴人们跳着舞蹈,唱着歌,来到屈原面前。“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激浊而扬清,废贪而立廉,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简洁而明快的歌词,昭示着楚民渴望清正廉洁。历史上的巴人们以作战勇猛著称,歌舞堪称一绝,巴国紧邻郢都,文化层面上更接近楚文化,秦国灭亡巴蜀之后,许多巴人便大量退往楚国,以期借着楚国之力复辟。郢都有很多巴人聚居区,叫做“下里”,每当有大型祭祀活动,巴人们便会集体唱歌跳舞,引来郢都数千人来围观附和。
巴人们在族长的带领下,来到屈原面前,齐齐跪在大道之上,“左徒,巴人们经过长期的融合,已经化入楚境,我等殷殷期盼楚国强大,幸赖楚国有左徒,恳切盼望恶人们得到严惩,吏治清明,祖国万年。”跪伏在地的巴人们齐声应和。屈原赶忙从战车上走了下来,将巴人族长扶了起来,说道:“诸位亦是我楚人,屈原承诺诸位,定规劝我王,清明吏治,激浊扬清。”民众们都被屈原的信心所感召,齐声高喊:“楚王万年,左徒万年。”
在民众的呐喊声中,屈原声势浩大地出了郢都。“父亲,我等如此对待靳尚大夫,我王会不会秋后找父亲算账。”
屈原摆摆手说道:“我王并非昏聩之君,否则,对这次叛乱,毫无和平解决之希望,既然希望为父平定叛乱,便不怕任何后果,孩子,跟着父亲,委屈你了。”屈承开看着屈原近几年为国事操劳,本十分俊朗明逸的脸颊上,也开始有了些许岁月操磨的痕迹,不禁感慨万千,眼泪纵横,脸扭向一侧,不再看屈原。
随着车马隆隆之声,屈原等人很快便来到了楚国蓝田。蓝天紧邻汉水,沿河筑城,成为鄢郢间的咽喉通道。庄趫率亲信早早便迎候在蓝田城门,看到屈原驱车到来,急忙前去迎候。屈原此前施行美政,除奴籍贱籍,军功授赏,擢升青年将领,打破旧贵族专一军事,庄趫便是屈原极力拔擢的将领之一,因此,屈原在军中有很大的声望,这也是楚怀王遴选屈原为和平解决争端的最佳人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