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救命恩情(二)-第3/3页



        沈聿宁诚实道:“是。但我会尽力护住坞医族。”

        事实上,他在青州停留数年,早在暗中组建了一支军队,名曰玄府军。他此次回京匆忙,又怕惹人怀疑,才伪装成一个不受宠的落魄皇子,仅带三人扮成侍卫回京。却不想皇帝竟不惜调派手下最为精锐的内卫,出动上百人,也要害他性命。

        终究是他高估了皇帝对他的仁慈,也高估了少时多年的父子情分,最终落了个狼狈的境地,万劫不复。

        如今,若真要硬碰硬,玄府军足以护住整个坞医族的安危。

        了今长老虽不知玄府军,但也相信沈聿宁的手腕,但他终究不赞同沈聿宁硬碰硬的法子。

        虎毒不食子,孝文帝谋杀亲子,背后必有隐情。这一点,七殿下身为局中人看不清,他作为旁观者却明白。若孝文帝知道,因缘际会下,七殿下经历了他当年所处困境,未必会不念父子旧情。

        至于坞医族的安危,不提梧州之乱中坞医族为朝廷立下的汗马功劳,就凭悟虚当年以命换命的恩情,不看僧面看佛面,孝文帝也不会对坞医族动手。

        这位天子,已用“仁孝”治国多年。

        最终,了今长老决定,派唐之遥持他手书和坞医族圣令随沈聿宁回京,并亲自在孝文帝面前陈情缘由,以全坞医族一世清名。

        唐之遥当时本不欲离开云溟谷,他生在坞医族,长在坞医族,也打算死在坞医族。此去京城,或有变数。

        沈聿宁却幽幽道:“京师有一酒楼,名曰望海楼,山珍海味,无一不美。比起山肴野蔌,或许更有一番风味。”

        就这样,唐之遥被骗进了京师城。

        到了京师第一件事,唐之遥便想办法将了今长老的手书投至宫墙外的铜匦。

        孝文帝很快召见了他。

        不知为何,在见过了今长老的手书和坞医族圣令后,皇帝非但没有为难他,反而赐了不少珍贵的药材给他。

        差事一了,唐之遥没了负担,又舍不得望海楼的珍馐佳肴,反而倒不愿再回云溟谷。只因他发觉,遁世隐居固然自在,在凡尘中打滚,也不失意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