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第5/5页
若实有野心之家也可支持其去海外自立,只需保持神州内选才公正即可。
孔、朱二家实乃我因你兄之死迁怒处理过当所致,我走后可寻机补偿。
谨记权乃公器,非一家一姓之私。
莫要寻我,此乃我之道也。
书不尽言。
道临七年
太宗在华夏学宫内立一院专门研究根治之法。
并取消贱籍、罪籍、工籍、乐籍等户籍分类制度,子女可自由择业。
道临八年
太宗亲临曲阜,命工部立孔子像,言孔子可为至圣先师。
又令华夏学宫内儒家十三博士根据《广韵》、《洪武正韵》修韵,要求易推广。
至道临十八年间,天下承平已久,盛世之世已显。
期间造船厂推陈出新的宝船船队已经成功复制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太宗言称有意出海的商行皆可购买,所得收入尽归国库,世人皆赞。
由于订单过多,后于大连、舟山两地再设造船厂。
先是在各郡各县设学,传授基础知识。
再于稷下、北平、金陵、成都、长安设立学宫,通过学宫考验者即可进入学习。
道临十九年,由于罗刹国散兵游勇再次频频饶边,HLJ流域部落不堪其扰上报。
(毛子这时候是哪个沙皇懒得查了,不过这个国家一直在拼命找不冻港,这才有了西伯利亚大片土地资源。)
太子听闻后请战,太宗不允。
然太子在国防部太宗与诸位大臣面前说出自己的计划,得到了军方支持。
以水路从HLJ逆流而上运送大炮以及军队,再以骑兵号令蒙古诸部北上瀚海,形成两面夹击之势,一战彻底扫平罗刹国的势力。
太宗无奈允之。
道临二十一年,瀚海以东再无罗刹国势力,并于罗刹国签订停战协议。
道临二十二年,太宗又于银川、通辽两地立下学宫,主要研究地理与畜牧。
道临二十三年,于襄阳、武汉立下学宫。
道临二十五年,准格尔犯边,太宗命太子为征西大将军。
道临三十一年,太子大胜而归,西域再无王庭。
自此虎贲军养成一个习惯沿用至今,凡对外敌必筑京观且绝不留俘。
文官、言官也多次上凑请求改掉此不正之风,称此举有违我华夏泱泱大国的风度。
但都是石沉大海,军方也从不理会。
道临三十二年,太宗退位,太子张陵即皇帝位。
次年武宗改年号为永和。
武宗在位二十二年间。
平交趾。
琉球归附。
剿灭海盗,使渤海至南海间商路通顺。
再于青岛立下海军学宫,用以培养海军军官。
退位后自命为海军学宫祭酒。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