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三堂会审禁不住水太深-第3/6页
那么,派名弟子跟随调查队事先进山盯个梢,探一探水深水浅,再行与六丁城发令筹备物质就稳妥得多,毕竟钱不是大风刮来的,物资也不是多多益善,得精细着用,怎么说五大宗门于旁处还有大笔开销,日子过得都不易。
当即,武掌门表示,“万长老在黄粱门职责重大,断不会随意偏袒任何一名弟子,他说是便是。但这‘未参与调查’和‘勾结旅祸’是两码事,想我门人弟子也不会在此胡乱诬陷吧?”
提及这事,那万长老可就背靠椅再不发声了,而其他人里除了“石兆”老鬼以外都在盯着堂下那小子,都想看看这小子什么时候撂。他们相信包不俗等人若没看个“真”是不敢乱咬人的,毕竟这事搞不好会牵连到整个黄粱门,没看高座那位牛掌门都不肯吱声嘛。
“诸位掌门、长老,且不急妄断弟子罪名。适才听闻我家掌门一番推断,弟子不巧听出些许‘蹊跷’,不知当讲不当讲?”
在座哪位不是老来精,他们这般笑而不语,似乎在说:这小子有点滑头嘛,怎话题变了?要搅浑水。
得了主家应,瞧瞧吴小爷把袖口撸得更高了,他先瞪了包不俗一眼,那意思是在告诉那家伙乖乖就地等死吧!这便要于堂上泼猴蹬脸口沫横飞,“说,那包大脑袋们被兽群总总围堵,以至于被逼出十环山,从而造成增援失败,是事实?”
嘿,那家伙在前边说着说着怎忽然斜回来一眼还咬着后槽牙捏怪腔?这回包不俗才知发怵,因为在场的长老们一应也在拿怪眼投来,毕竟这应该是事实吧?但那人偏偏于堂上装神弄鬼,似乎话里话外还知道些什么紧要之处,那么这味道可就变喽。
“看我等做甚?我等十人小队斗不过漫山遍野的野兽,不丢人吧?事后我等自领罚便是。”
“得得得,瞧给您老喘的,还漫山遍野,您真蒙自个儿?醒醒神!”吴醒笑貌唬完人,便正色向高台,才不理身后如何咬牙切齿,“几位掌门,这里有一处说不通的地方。段师兄一众二十二人等一同出发调查案情,据掌门发现他们兵分两路‘一东一北’,且相隔二十里之远,甚至不止,这才导致双方无法及时增援、无法及时呼应。此乃‘兵家大忌’,想段师兄乃一派宗门接班人,他深入险地却敢犯这等失误?若换个常人进了虎狼窟,谁家不是把兵马拢在身边,以便应付意外因素。”
这话“一语中的”!当然,这是吴醒心里有准的事情。之前被包不俗等人误会他勾结血尸设伏一事确有发生,但他在呼救之前便于林中远远隐隐听得这伙溃兵有争吵之嫌。当时属那包大脑门嗓门大,就有那么一句“这事听我的,你我弟兄都是草芥的命,回去之后绝不能传扬出去”!正是这么一句话叫他咬准了事有内情隐瞒,许是掉脑袋的勾当。
话说回来,拿“兵马调度有误有蹊跷”这事来问罪名确实牵强些,但内里实情大伙还是想听一听的。
却是牛掌门一看旁处能做主的这位虎着脸且憋着心眼不言语,那这意思就是让他来问喽,“玉良虽年轻,却也自小饱读诗书,识谋略之道便是其一,断不能犯此‘首尾不顾’之大忌。那脑袋,你来说。”
那“脑袋”一词十足逗,楞把邻座美妇惹得提袖掩面噗嗤一笑,心说:堂下弟子已不正经,你好歹是个掌门,怎好与孩子串了音!
赶着堂内无人帮腔,这就是掌门默许喽?瞧把包不俗搞得手心脚心都是汗,他哼哼几声便应声回禀,这就要好长一口气了。索性,他打算从最开始说起,从喇叭口小汇台集合,到侦查点查探,再追诉到西凉魔窟之前,最后谈到段玉良等诸多推测,以及一路脱离十环山途中捉拿住勾结旅祸的恶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