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十年之期多恩仇,疑云重重-第4/5页
如何不是段玉良小队前往十环山之初搏杀过的痕迹呢?牛掌门慧眼如炬怎能判断错尸体的死亡时间。那些血尸明明刚死不久,而石兆回禀山门也不过半天的功夫,他便率众赶到,自然不可能是调查小队出发时所杀。
当看明白这些以后,大队人马渡河而过,直达十环山“东南”山脚下。就在搜寻无果之际,却在一片竹林里发现大量“兽群”足迹,其中参杂着一些“鞋印”,人数多不过十来众。
由此,牛掌门人等判断此处确实遭遇过大股兽群侵扰,但双方并未做过多纠缠便急急退走。此处竹林暂且可断定为玉良小队第一次与兽群的接触地,这是时间线,很重要。
事到如今,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看看眼前这座山绝非东南西北上上下下哪哪都通,外加百兽林禁空大阵在,使得多处尽是绝壁,寻人实不易,何况这十环山不单指一座山峰。
这使得牛掌门心浮气躁,又考虑到这山里如今不见半根“兽毛”,恐调查小队已伤亡掺重。最好的情况莫过于玉良等人重伤之下藏在某处等待救援,那么当以他们败退的情况来判断踪迹,兴许会有所收获。
不自觉的,他们把东南山脚竹林地当成了调查小队第一次退走的痕迹,这一回头,急听得流水汩汩声。
果不其然,河岸边确实有多个渡河而过折返山门的鞋印依稀存留,这让牛掌门不知该喜还是该怒。喜的是段玉良人等能见势不妙退走是最好不过,但河岸留下的鞋印数量多不过十来众,与二十三人小队的人数对不上号。
记得石兆回禀山门时说过:十环山异变,大股兽群占山盘踞,远山里有打斗声不绝,但由于兽群漫山遍野,具体原因无法亲自探明。
有此可见,小队一定是散着出去的,至少分作两股在做调查,那么从东南竹林退回河岸这十来众人马是否是“玉良”这一队子弟实难断定。可是眼下没有了线索,只能跟着这么一队鞋印继续摸索。
这一次重回对岸,适才过河闯得急,如今细细搜寻下来,就在河流继续向东延伸快要分出小支流这一处有不少鞋印十分“纷乱”,有像要过河的,也有像是四处乱跑的。算算对岸东南竹林到此有段距离了,想必这伙人是打算向东绕个大弯再过河进山。
好一会儿,这片临水芦苇荡里发现了一小块杆杆被压扁的情况,但是规模极小。从这倒塌的情况来看,是被重物踩踏压塌的,其中不见半只鞋印,却有“异兽”气味残留。初步判断应该只有**只,周围也寻不见打斗的痕迹,许是彼此错过了。
当时牛掌门管顾不了太多,他们便从支流这处重新渡河摸向十环山,果是一过去便看到不少鞋印直指“山北乱石岗”,可这鞋印里头有去的,也有回的,十分怪异。
原因就在远处那乱石岗里,没想到这里头异兽残留的气息之浓烈,一并也在此乱石之中找到了武玄宗两名弟子的尸身,想必渡河而过这队人马在此山沟沟里中了埋伏。
经勘察,众将一致认为,诸多乱石上兽爪密布,却不见多少利器剑痕,而逐步往里去这条山沟还挺深,怪在一点血迹也无,想来闯进此地者与兽群一番遭遇只以道法攻杀,以期在左右沟渠上制造大量落石相阻,并无半点杀敌之心,也不曾做出正面交锋的姿态便就被惊退而去。
至此,牛掌门不再认为这是玉良他们小队的行踪,更像是另一队调查人员的。但多处线索证明这伙人有向山北移动的意图,而且十分明显,却又处处碰壁,哪哪都有异兽出没。一时间,竟让他想到了河对岸那片“芦苇荡”!
若这伙人退走乱石岗必然要渡河折回,在那对岸芦苇荡里若恰逢此时响起兽吼声,哪怕只有**只余孽,也足以把一队“溃兵”吓破胆,哪还敢举兵招架抗衡?这就足以解释对岸那边的鞋印为何会出现四处乱跑的迹象,被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