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7 十日



    “将军,李公子到了。”亲卫送李长歌进帐转身离去。

    “将军,你找我?”李长歌不晓得黄埔嵩找他干什么。

    “清晨,陈和来过,说听闻官军守城损失不少,所以共邀城中大户再次出力。消息是你给他的?”黄埔嵩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淡淡的问道。

    “守城关乎全城生死,本应同仇敌忾,士族大户也不该例外。小子说的都是实话。”李长歌以为黄埔嵩气他泄露军中消息呢。可是却听到黄埔嵩的轻笑声“你可是把他们吓的不轻,一上午送来三千二百人,大部分都是私户佃农,和黄巾贼差不多了,空有人数没有战力,搞得军营闹哄哄,我还不好回绝,真会给我找事。”

    李长歌也笑了,听着好像是在责怪他,其实黄埔嵩心里高兴着呢。“多多益善,人多信心就大,不能上战场,搬运物资,转运伤员也行,再说三千多人里挑几百个能打的应该不是问题。”

    “嗯,我和公伟商量过了,军营补充到一千人做机动,其余的发均分四门,普通私户佃农就不要上战场了,辅助作战就行了。”黄埔嵩点头表示赞同,全城一心,胜算大很多。

    没有和黄埔嵩聊很久,李长歌回营帐等候军令,他现在心情轻松很多,十天之后的事他知道,但是这十天怎么过他之前还是很忐忑,历史记载波才围困黄、朱于长社两月之后,被黄埔嵩用火计大败。一句话概括两个月是很简单,但是两个月是怎么过得,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知道。

    营帐里徐庶正在用午膳,其他游侠都去膳房吃了,军中有规矩,徐庶有伤才能在自己的营帐吃饭。趁其他人不在,李长歌准备和徐庶聊聊,嗯,就是忽悠他。

    “兄长,我回来了,好点没?”

    “小伤,无大碍。”徐庶已经能下床行走,只是右腿的伤有点影响,他还准备下午回去看望母亲。

    “那就好,刚才回来,遇见城中大户又送来不少人,只不过都是些私户佃户,不过守城人数越多,胜算越大,长社应该无忧了。”李长歌有点小心翼翼,担心适得其反。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士族大户唯利是图,不是性命堪忧,哪会这样不遗余力。”徐庶面露轻蔑,他看的很透彻。佃户本来都是自己有田耕种的农民,以往交掉赋税,自己还有余粮,家中人口多,余粮多就是富农,一般的就是中农,人口少能力差点的,把耕田租出去给别人种靠收租也能度日。现在天下间还有几个富农中农?土地大多都被士族豪族掌握,无田可种的农民只能为他们耕种,交完佃租,剩点余粮,吃不饱饿不死,这就是佃户。这其中的豪取强夺,肯定都是血泪怨史。

    “兄长所言甚是,士农工商,熟读圣贤之士本应造福世间,如今确是乱世之源。”李长歌来自后世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教育普及是基本,有一技之长才是硬道理。把这些士族送到21世纪,基本都要饿死,哪有现在这样兴风作浪的机会。不过他也知道,士族并不是都是一丘之貉,也有不少人愿意造福百姓,只是东汉末年风气不好,加上独尊儒术,朝廷昏聩,士林流行吟诗作对,大族为了利益阴谋诡计,朝堂为了权力攻讦征伐,不只是士族阶级有错。所以李长歌接着说,“天下间还是需要读书人的,知识可传承可创新,只要当权者明,拨乱反正,天下还是可以太平。只是天下要太平,不是只有靠武力,刚柔并济,当权者引群策群力才是王道。”给徐庶留个引子,也不说太多,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只有当他经历过一些事,才会有效果。

    徐庶很惊讶李长歌能说出这样的道理,说的他心里有些异样。他不知道这些话会影响他后半生,只是现在还没有经历现实的打击,他心里还抱着仗剑天涯,行侠仗义的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