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宝塔阵眼
“鹳兄,帮我捡一块石头。”
鹳鸟长相似鹭,又像鹤,脚又细又长,爪子虽大,但抓力不足,只能捡一块乒乓球般大小的石子。
“对的,扔过来,谢谢!”庄泽指引鹳兄将石块扔到水池里。
庄泽估摸自己的体重是**斤重,相当于这样的石头二三十块,便让野鹳继续寻找。
嫌野鹳捡得太慢,又发动寺院里的土狗以及其他以寺为家的小动物,漫山遍野找小石子。
陆陆续续捡来好几千颗,铺得池底到处都是。
“够了够了,多谢各位!”
池底压着几十个珍藏的大号塑料袋和几百根红绳,都是游客随手扔的,让小动物帮忙收集回来。
螃蟹们在庄泽的指教下,以钳当手,将红绳绑在塑料袋的提手上。
锦鲤们含着石子,填满塑料袋。
野鹳呼朋唤友,让更多同伴在寺院落脚。
一个鱼归江河的计划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庄泽想让候鸟把他打包带走。
寺院外有河流,只要训练候鸟学会拎包飞翔,这个计划就有实现的可能。
他发动了虾兵蟹将,将石头装进袋里,每袋含六十多块石子。
袋里的石头沉甸甸的,一只野鹳根本提不起来。
于是他挽留了几只经过寺庙天空的候鸟,半夜集合,练习提袋飞行。
刚开始,鸟儿各飞各的,袋子一下子就被扯烂了,石头摔得粉碎。
在庄泽的指挥下,候鸟们反复尝试,慢慢找到感觉,能朝一个方向飞,呈V字形排列。
满是塑料袋的石头,被七只候鸟提着飞上了空中,不容易摔了,飞得越来越远。
庄泽的传音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可以传到六十米外了。
不过要是超越了传递距离,只能依靠鸟群执行既定计划。
距离最近的河流起码有两千米,中途有任何闪失,庄泽都会摔得粉骨碎身,必须万无一失。
因此,飞鸟只得一遍遍地反复练习。
夜里,观音寺佛阁上。
“师父,弟子不明白,为什么要纵容这小妖?”一个年轻的僧人问方丈,“妖禽怪兽、鬼魅精魔,难道不应该铲除吗?”
方丈远眺池中忙碌的生灵,缓缓道:“虽是妖魅,佛缘深厚。”
年轻僧人愣了半晌,又追问:“既然这小妖有佛缘,为什么我们不主动去帮它一把?”
“不渡此劫,何渡百难。”
“师父,最近接到很多人投诉,寺里的卫生变差,动物影响游客,上级单位也发信息警告了。任由这些妖精折腾下去,下个月的评比就出问题了。”
“冥冥中自有定数,由它去吧。”
如此过了几天。
“好了!你们再飞一次,到了那条河,要把高度降下来,在水面上轻轻地放袋子,要轻轻地放,可以做到吗?”庄泽叮嘱飞行员们。
飞过了传音距离,只能靠它们自己完成操作。
庄泽忐忑不安地等着。
片刻,鸟群归来,告诉庄泽:“咕——”
庄泽听懂一点鸟语,它们在说,任务完成得很顺利。
终于可以离开这个鬼地方了。
更激动的是锦鲤精,简直要发疯了,在池子里乱蹦乱跳。
这是水下版的满地打滚。
“大王,”锦鲤精灵言颤抖,“我们真的可以回到河里吗?”
在平日的交流中得知,这锦鲤精困在池里九年多了。
它曾在朱江无忧无虑地生活了六七十年,寿尽之日,误入南宋沉船,在一个瓷瓶中发现丹药,服后延寿,灵智大开。
四十多年前,它不幸被渔民捕获。
一位台商在港口蹲守新鲜渔获时发现了它,以高价将其买下,送到二房家中供养。
后来,台商出门做生意,一去不回。
独守空床的二房对它悉心照料,守候三十余载,等到人老珠黄,也不见丈夫回家。
于是二房心灰意冷,把它抱到了当年与台商邂逅结缘的南海郡观音寺,留在了放生池里。
这一留,便是近十年过去了。
“是啊,”庄泽冒出水面,以四十五度角的姿势仰望天空,望着天空盘旋的飞鸟,“可以回去了。”
这些天,他让鸟儿适应近二十斤的飞行负重,有一半重量是为它准备的。
鲤鱼精十分感激,凑了过来,透露一个秘密:“小的知道池子里有一件宝物。”
它引领庄泽游到一处假山景观前,寻一个直径两三公分的溶洞,挤了进去。
他跟了进去,空间豁然开阔,可以容纳十几条鱼在此开派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