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回 大杆子



(一)

夜晚,闫笑非、诸葛娟子与戴桐城在南关的那段窄水的大堤上演练“红佛艺”……

虽然已经入冬,但是气温高,加上还有大运河两岸施工队伍往运河里注水,沧海市区的运河上还没有结冰。

借着运河两边探出的观景台,三个人起身上纵,下探,气走剑尖。闫笑非与诸葛娟子相互跃起来,诸葛娟子“王弗心”助力闫笑非,掌推闫笑非的后背穴位——闫笑非的剑尖下行,河水震荡……

戴桐城远远退了几步,八步赶蟾,九天揽月后,一招“夜叉探海”,千年雷击枣木剑下,水花上溅……戴桐城顿觉剑身突地一沉,忙扭身回岸,剑走飞弧,竟然带出一条水线……退到岸上的戴桐城趔趄了几步,几乎摔倒。闫笑非、诸葛娟子忙赶过来,询问发生了何事。

“我这把剑见水突然沉了。”戴桐城调息了一下,说,“要不是旱地拔葱般地扭身,我就会被这把宝剑带到河里——宝剑是越来越沉。”

三个人打开手机上的手电,凝神观看,只见吸了水的这把千年雷击枣木剑由暗红变得黑红,油亮油亮的……

“这把剑,可以找到酿造沧酒的古泉!”闫笑非猜想着,雷击枣木剑见水变沉重,能带起水流激荡,倘若我们功力够,剑身够长,剑身搅动河水,河床上休眠的暗泉就会迸发,借机取了涌出的泉水就能酿酒了!

诸葛娟子与戴桐城一听大喜。

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有如此功力?

再说,把这把千年雷击枣木剑固定到哪种器械身上,才能做到运行自如,气贯如虹,不滞不泄,力道直抵剑尖,划起一条水龙呢?

三个人讨论着,来到河岸东侧的湖畔。闫笑非说,“这里水浅,我们操练一下。”

说着,闫笑非接过来戴桐城手中的千年雷击枣木剑,站定在湖畔,凝神运气,一跺脚,剑尖逼进湖面,水花上行……闫笑非大喝一声,回撤宝剑,倒劈华山,水流追着剑尖,被旋风吸了一般。

“就是这个道理!”闫笑非擦擦汗,可是,我们的功力能否做到。明代弃官不做的那位老爷子真是武功高手,我试了试平静的浅水湖面就感觉难以支撑,更何况是在明代水流湍急的漕运繁忙的运河上?

“那种震天动地的大把式咱们练不了啊。”闫笑非介绍,他小时候还看到村里的老人们端重土袋,踢大木桩、捋桩靠桩打沙袋……

“快看!”诸葛娟子惊讶地叫了一声。

闫笑非与戴桐城顺着诸葛娟子的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月光下,五六个人手持着3丈多的大杆子走几步一停,只攥了大杆子的一头,就把整根大杆子端平、竖起……然后,把大杆子斜靠着肩上再走,再停,再攥了大杆子的一头,把整根大杆子端平、竖起……

“神人神术!”闫笑非说。戴桐城也是诧异,这么长的大杆子,他第一次看到,能一头举起一丈多长的大杆子已是不易,更何况是三丈多!

三个人朝那五六个人走去。

没曾想,那五六个人扭头往回走。

三个人脚上生风,追上去。闫笑非一边追,一边喊,“朋友,留步!”诸葛娟子也叫,“停停,同道中人!”

那五六个人并不停步。可拿着大杆子的他们哪里跑得过这三个人。

眼看就要追上,打头的一个年轻人喊了一个号子,“哎嗨威——”

听到号子,五六个人都喊了起来。

“这是运河号子的开头!”闫笑非说,

“追,宝贝啊!”

前面的五六个人,把大杆子插进运河,纵身一跳,到了对岸。从对岸走一段距离,那几个人又把大杆子插进运河,纵身一跳,到了这边。

“站住!”闫笑非领着诸葛娟子、戴桐城看着到了这边,又追上去。然而,几个人又借助大杆子跳到了对岸……

追!

围着运河几番跳跃后,那几个人在对岸扛着大杆子不知去向……

定位定位!三个人拿出手机按下了定位。

“这条河两岸高手云集,耍手艺的,会功夫的,有学问的……每个村上都有绝活。”闫笑非说,看大把式还得去村——那么长的大杆子,要是住楼房,放在哪儿?!

(二)

第二天上班,戴桐城的脑海里还都是大杆子。

办公电话响了。

“你好,我是大杆子——”戴桐城连忙更正,“我是戴桐城。”

“戴部长,我是赵宇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