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回 相当民间河长



(一)

闫老师,诸葛老师,你们有没有程贝贝的电话?

没有。我们可以问得到。

“那就问一下,我要打给程贝贝。”槐三妮昂着头,斜睨着戴桐城,“我问问要是一个男人连跟她钻被窝都不敢承认,这个男人还值得她生死相随吗?”

“三姐——”戴桐城双手捧起槐三妮的手,“让弟弟出丑,你挺快活?”

槐三妮扑哧一声笑了。

“老翁再无豪饮兴,浅斟细酌会宾朋。今天遇到槐真人,说甚也得喝两盅!”闫笑非对着牛肉店老板说,“上酒——”

“这是清真饭店……”老板提醒着。

“那——以粥代酒,敬你!”闫笑非端起粥碗,敬向槐三妮。

“互敬互敬——请,我先喝为敬。”槐三妮把一大碗粥,咕咚咚,一饮而尽,“老板,上粥!”

闫笑非见状,说了声“女中豪杰,我随着——”也把一大碗粥,一饮而尽。

四个人哈哈大笑。戴桐城说,“粥还有这种喝法,开眼了。”

“搭口菜……”闫笑非把自己眼前的垫菜牛肉碗推向桌子中间,槐三妮也把自己眼前的垫菜牛肉碗推向桌子中间。两个人相互夹着对方碗里的垫菜和牛肉。

“干?”

“干!”

闫笑非与槐三妮又干了一碗粥,同时招呼饭店老板,“上粥!”

“你俩不会连干十八碗吧……”老板用个托盘端着两碗粥,还有两个醋碟盛着的小咸菜,“男武松遇到了女武松,我今天送俩菜!”

戴桐城与诸葛娟子一边吃,一边笑着看着闫笑非与槐三妮。

正当这一老一少、一男一女拼粥的时候,戴桐城一抬头看到了赵宇光和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先生在一个角落吃饭……

“赵主任……一起坐过来!”戴桐城起身打招呼。

赵宇光端着自己的牛肉碗,走了过来,挨着戴桐城坐了。

听完戴桐城的介绍,赵宇光对槐三妮说,“沧海街上拼粥,也算是一段江湖佳话。”

“参与不参与?”闫笑非问赵宇光。

“坐一会儿,说一阵儿话,我就过去。”赵宇光说,跟我一起吃饭的事我们省报的总编辑,他的老师去世了,他过来吊唁……

“我们总编辑的老师原来在中央部委工作,1975年调到沧东县文化馆创作组工作……”

“那岂不是从天上掉下来!”槐三妮说。

“这位老师没有一点儿牢骚,相反,培养出很多人。”赵宇光说,在老师的培养下,当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学生不敢一日稍怠,慢慢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得奖,上作家班,当编辑,当总编辑……

“我听说过这位老师……”闫笑非说。

“我也听说过。”诸葛娟子说,“没能成为他的学生,真是遗憾……”

大家顺着赵宇光的目光望过去,那位总编辑只吃了一个窝头,就着咸菜。

(二)

午饭结束了。上班还早。戴桐城、槐三妮就跟着诸葛娟子去闫笑非办公室喝茶。

闫笑非的办公桌上,一个硕大的徐公砚,粗粝的外形像一个犁。这个徐公砚上面,竟然放着水浸的萝卜头,上面蹿出一尺来高的萝卜叶。

“既能佐我餐,又绿徐公砚;一根白萝卜,一个艳阳天。”指着这个景象,闫笑非吟了一首打油诗。

“闫老师,你有多少个办公室。上次不是这个地方?”槐三妮问。

“退休了,发挥余热,不要工资,哪儿需要就往那儿去。”闫笑非说,“这个高楼是一个热衷环保的公司建设的,他原来是糟践环境的,现在想为环保做点事,我就暂时在这里办公——独坐高楼钓白云,楼下尽是远征人;瞬间皆成老迈客,只有白云幽且深。”

众人鼓掌叫好。

“我数学不好,你们谁数学好?”

“我三姐,在县里初中数学竞赛,得过冠军!”

“槐经理,那你得加入我们组织。我们就需要一个会数学的。”闫笑非说,“我是学不会数学了……有段时间睡眠不好。无奈找楼下中学生借了本函数。读了一页,睡了七八回,也吓醒七八回……诗曰:人老喜小寐,总觉睡眠亏;读了页函数,眯了七八回。”

大家笑了起来。槐三妮问,“那,你们是什么组织?”

“你就等着跟着民间河长去巡河吧。”闫笑非说,我们正召集人,筹建沧海市民间河湖长协会。现在已经全市范围内招募了民间河湖长100多人,河湖义务监督员和巡河巡湖志愿者有上千人,“你是挣钱第一,不关心身边环境身边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